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广西靖西:绣出富民“浪漫产业”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7-5 04:2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是关于广西靖西绣出富民“浪漫产业”的具体介绍: 产业发展基础历史悠久:靖西绣球至今已有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最初是壮族群众传递爱情的信物,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群众基础广泛:靖西市新靖镇旧州街被誉为“中国绣球之乡”,全街500多户人家,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绣球,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孩童,都参与其中,形成了浓厚的绣球制作氛围。 产业发展模式“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作坊”协同发展:在这种模式带动下,靖西绣球年产量突破70万个,年产值近2000万元,带动上百个脱贫户人均年增收超1万元。龙头企业如靖西市绣蕴坊绣球文化有限公司,发挥了引领作用,带动众多家庭作坊式的绣娘参与到绣球制作产业中。“庭院经济”模式:独具特色的“庭院经济”模式让边境地区妇女实现了“背着娃,绣着花,养着老,护着家”的居家就业生活,有效破解了留守群体的就业难题。 产业发展举措传承人培养与人才队伍建设:靖西注重加强壮族绣球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培养,全市已举办2000多场义务培训,培训妇女2万多人次,发展了3000多位潜力绣娘,其中680位直接参与非遗绣球制作,为绣球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支撑。工艺创新与产品开发:在绣球图案上不断突破创新,融入现代时尚元素,如使用国际流行的莫兰迪色系上色;形态上愈加丰富,开发出绣球摆件、绣球灯、绣球钥匙扣、绣球汽车挂饰、绣球香包、中草药绣球保健锤、绣球沙包等新颖别致、实用性强的周边产品。文化旅游融合:依托“中国绣球之乡”品牌影响力,以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为理念,将旧州打造成集绣球制作销售、古村镇旅游、非遗展示、文化体验等于一体的绣球生产基地和文化旅游景区。2024年,旧州景区接待游客量达4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1800万元,带动了大量人员就业。市场拓展:靖西积极推动绣球文化从传统技艺向国际文化传播符号跨越,不仅畅销全国,更远销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泰国、越南等国家和地区。 产业发展成效经济效益显著:绣球产业成为靖西重要的特色文化产业,带动了当地居民增收致富,许多绣娘通过制作绣球实现了月收入数千元,甚至在旺季收入更高。文化传承与传播:绣球作为壮族文化的重要符号,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弘扬,让更多人了解到壮族的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同时,也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展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魅力。社会效益良好:绣球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旅游、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18 04:08 , Processed in 0.08170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