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财政政策靠前发力助力稳增长 下半年“持续用力”空间足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7-5 04:5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5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通过“靠前发力”有效支撑了经济企稳回升,为全年稳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和增量工具的储备,下半年财政政策仍有充足空间“持续用力”,进一步巩固经济向好态势。 一、上半年财政政策靠前发力成效显著1. 政策力度与节奏超预期     2025年财政赤字率首次突破3%至4%,赤字规模达5.66万亿元,叠加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新增专项债4.4万亿元等工具,广义赤字率升至9.8%,创历史新高。1-5月,全国已发行国债6.29万亿元(同比+38.5%)、新增地方政府债券1.98万亿元(同比+36.6%),置换隐性债务的再融资债券发行进度达81.5%,显著缓解地方偿债压力并腾出资金用于发展。2. 结构优化与精准发力     财政资金重点投向“两重”(重大科技创新、重大战略项目)和“两新”(新产业、新赛道)领域。例如,5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加力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1-5月相关商品销售额超1.4万亿元;1730亿元设备更新资金支持16个领域7500个项目,推动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0.6%和7.1%。同时,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已下达9.03万亿元(进度87.3%),有力保障基层“三保”和重点领域支出。3. 经济基本面企稳回升     政策发力推动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二季度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消费、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7%,其中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大增17.3%,成为投资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就业、资本市场保持稳定,市场预期明显改善。 二、下半年财政政策持续用力空间充足1. 存量政策加速落地与增量工具储备     下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发行将进入高峰期,预计三季度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接近2万亿元,重点支持“两重”“两新”项目、土地储备及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同时,财政部明确将“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可能包括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如基金形式补充项目资本金)、扩大消费补贴等。例如,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已在湖北荆州、河南焦作等地启动项目储备,重点投向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预计带动社会资本超6万亿元。2. 专项债管理机制优化与投向拓展     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发文扩大专项债投向领域,将新兴产业基础设施、传统基建智能化改造等纳入支持范围,并将项目资本金比例上限从25%提高至30%。试点地区(如北京、上海、广东等)可“自审自发”专项债,加快项目落地效率。预计下半年专项债资金将更多用于土地储备、收购存量商品房及化解债务,同时传统基建投资占比可能小幅下降,但新兴领域投资占比将显著提升。3. 消费刺激与民生保障加码     以旧换新政策将持续加力,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将于7月下达,预计全年补贴规模在3000亿元基础上进一步扩容,覆盖家电、汽车、消费电子及家装等领域。此外,财政资金可能向生育、就业、服务消费等民生领域倾斜,例如育儿补贴、职业技能培训等,以提升居民中长期消费能力。4. 地方债务风险化解与财政可持续性     上半年置换隐性债务的再融资债券发行进度已达90%,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大幅减轻。下半年将继续通过“以时间换空间”策略,优化债务结构并严控新增隐性债务。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保持高位,同时试点地区可通过动态调整项目融资收益平衡方案提前偿还债券本金,进一步增强财政可持续性。 三、政策协同与外部风险应对1. 财政与货币政策协同     下半年货币政策预计延续宽松,定向发力支持科技创新和中小微企业。财政政策通过扩大支出、优化结构,与货币政策形成“双轮驱动”,共同降低融资成本并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例如,补充银行资本的5000亿元特别国债已发行完毕,增强了金融机构放贷能力。2. 外部不确定性与内需对冲     全球经济放缓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可能对出口造成压力,但财政政策可通过扩大内需(如以旧换新、基建投资)和支持外贸新业态(如跨境电商、海外仓)对冲外部风险。例如,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已支持12个省份启动提质增效示范,推动电子信息、工程机械等产业升级。同时,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可能向外贸领域倾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四、挑战与建议1. 平衡稳增长与防风险     尽管当前政府负债率(约67.8%)低于国际警戒线,但需警惕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后的道德风险和长期财政负担。建议强化财政纪律,严控新增隐性债务,并通过盘活国有资产、优化支出结构提升财政可持续性。2. 提升政策精准度与效率     专项债项目需加强前期论证和全生命周期管理,避免资金闲置或低效使用。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应明确投向标准,防止资金流向高耗能、高污染领域。3. 强化政策预期引导     及时披露增量政策细节(如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计划、消费补贴细则),稳定市场预期。同时,加强政策效果评估,动态调整支持力度,确保“精准滴灌”而非“大水漫灌”。结语  2025年下半年,财政政策将在上半年“靠前发力”的基础上,通过存量政策加速落地、增量工具适时推出、结构优化与风险防控并重,持续为稳增长提供支撑。在赤字率提升、专项债扩容、消费刺激加码等措施推动下,全年经济有望实现5%左右的增长目标,同时为中长期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18 03:11 , Processed in 0.04690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