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自然资源厅于2025年7月4日印发的《关于加快解决国有建设用地上不动产登记若干历史遗留问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群众无过错即办证"原则,并强调"小产权房"一律不得登记。以下是政策的核心内容与具体解读: 一、政策适用范围与目标《意见》聚焦2024年12月31日前已建成销售的国有建设用地上城镇住宅,以及中小学校、养老服务设施、宗教活动场所、机关事业单位用房四类公共设施。其核心目标是化解因用地手续不全、规划核实不完善、开发主体缺失等八类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办证难",通过"缺什么补什么、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将建设单位责任与群众利益分离,确保群众合法权益。 二、"群众无过错即办证"的具体实施1. 责任分离机制:若群众未参与违建或骗购,即使开发商跑路、手续不全,仍可优先办证。例如,规划验收可"按现状核实",超建部分补办手续后即可登记;开发商注销的,政府指定机构代办。2. 分类处理措施: 用地手续不完善:通过补办用地批准、补缴土地出让金等方式完善手续。 建设主体缺失:由政府指定机构或业主代表申请登记,无需开发商参与。 土地性质差异:划拨土地上的房改房、经济适用房等,按比例补缴土地出让金后可转为出让性质。 三、"小产权房不得登记"的政策底线1. 明确禁止情形:《意见》将"小产权房"列为负面清单,明确集体土地上开发的商品住房、违反永久基本农田或生态保护红线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得办理不动产登记。2. 历史遗留问题处理: 存量小产权房:不允许通过补办手续合法化,需按违建拆除或纳入整治。 农村宅基地:仅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合法取得的宅基地可登记,城镇居民购买或非本村成员占用的宅基地不予确权。3. 地方专项整治:如廉江市2024年启动的小产权房专项整治,要求全面摸排、分类处置,对在建项目采取停水停电等强制措施,并建立网格化巡查机制。 四、政策执行保障与社会影响1. 政府主导机制: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工作机制,自然资源、住建、税务等部门协同推进,确保开发商责任不转嫁至群众。2. 权益保障与风险提示: 群众权益:合法房产办证流程简化,历史遗留问题有明确解决路径。 市场规范:遏制小产权房增量,引导购房者选择合法房产,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3. 法律风险:小产权房交易不受法律保护,购买者无法获得拆迁补偿,且面临房屋被拆除风险。 五、典型案例与操作细则1. 化州市处理意见:对1987年前建成的无证房,提供土地权属证明并公告无异议后可登记;房改房等按交易价格的1%-3%补缴土地出让金。2. 广州政策:明确"房地一体"确权登记范围,排除小产权房、城镇居民非法购买宅基地等情形。综上,广东省此次政策通过"群众无过错即办证"原则解决合法房产登记难题,同时以"小产权房不得登记"严守土地管理底线,体现了保障民生与规范市场的双重目标。具体操作细节需关注各地后续出台的实施细则,建议涉及历史遗留问题的业主及时咨询当地自然资源部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