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福州持续发展新能源产业 探索建设“零碳城市”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1-6 09: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是福州在持续发展新能源产业、探索建设“零碳城市”方面的一些举措和意义:

福州发展新能源产业的举措
政策支持与规划引导
   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对新能源企业的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例如,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按其生产规模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鼓励企业扩大产能。在规划方面,明确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布局,设立专门的新能源产业园区,集中资源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
   出台鼓励新能源研发创新的政策,对企业的研发投入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补助。这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新能源技术的进步,如在新能源电池技术研发方面,企业可以利用政府补贴加大研发力度,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续航能力。
产业培育与招商引资
   重点培育太阳能、风能、氢能等新能源产业。在太阳能领域,积极扶持本地光伏企业发展,推动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福州市的一些工业园区和大型商业建筑屋顶开始安装光伏发电系统,既满足自身部分用电需求,又能将多余的电力并入电网。
   加强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外知名新能源企业落户福州。例如,通过提供土地优惠、配套设施完善等条件,吸引了一批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入驻。这些企业的到来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还带动了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在城市的公共停车场、住宅小区、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场所布局充电桩。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方式,逐步增加充电桩的数量和覆盖范围,解决新能源汽车用户的“里程焦虑”问题。
   建设智能电网,提高新能源的消纳能力。智能电网能够更好地适应新能源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特点,优化电力调度,保障新能源电力的稳定接入和高效利用。例如,通过智能电表等设备实现对用户用电情况的实时监测,根据新能源发电情况合理分配电力资源。

探索建设“零碳城市”的意义和举措
意义
   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响应,建设“零碳城市”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福州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提升城市竞争力:吸引更多的环保型企业、高端人才和投资。零碳理念下的城市环境更加宜居,对于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人才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同时也符合现代企业对可持续发展环境的需求。
   引领城市转型发展:推动福州从传统的工业城市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城市转型。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催生更多与零碳相关的新兴产业和商业模式。
举措
   能源结构调整
     除了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外,还逐步减少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使用。推动能源消费端的电气化,鼓励居民和企业使用电力设备代替传统的燃油、燃气设备。例如,推广电动公交车、电采暖等,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
     探索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模式,如结合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质能等多种能源,构建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体系。在农村地区,利用生物质能发电,将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转化为电能,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推广
     制定严格的建筑节能标准,要求新建建筑采用高效的保温隔热材料、节能门窗等。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通过更换节能设备、优化建筑围护结构等措施,降低建筑能耗。
     推广绿色建筑认证,给予绿色建筑项目在规划审批、财政补贴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房地产开发商建设绿色建筑,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舒适度。
   绿色交通与出行
     除了完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外,还优化公共交通系统。增加公交线路和班次,提高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和舒适度,引导市民优先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建设城市慢行系统,如自行车道和步行道。鼓励市民采用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减少私人汽车的使用,降低交通领域的碳排放。
   碳汇增加与管理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增加森林、湿地等碳汇。通过植树造林、城市公园建设、湿地保护与恢复等措施,提高城市的植被覆盖率,吸收和固定二氧化碳。
     建立碳汇监测与管理体系,对城市的碳汇资源进行科学评估和管理,确保碳汇的稳定增长和有效利用。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5-30 04:32 , Processed in 0.08846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