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出台的18条政策举措对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背景
为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积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这“五篇大文章”,证监会推出系列针对性政策举措。
18条政策举措的主要内容及对“五篇大文章”的作用
(一)科技金融方面
支持科技创新企业融资
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创新企业,进一步畅通融资渠道。例如,对于初创期的科技企业,鼓励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积极介入;对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科技企业,通过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如在科创板等板块提供便利的上市融资条件。这有助于解决科技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瓶颈问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科技金融的核心内容。
优化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机制
提升审核效率,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加快科技企业上市、再融资等审核流程。同时,加强对科技创新相关的信息披露要求的优化,使投资者能够更好地了解科技企业的发展潜力和风险状况,从而引导更多资金流向科技领域,增强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资源配置能力。
(二)绿色金融方面
推动绿色证券产品创新
鼓励开发与绿色产业、绿色项目相关的证券产品,如绿色债券、绿色资产支持证券等。绿色债券可以为绿色项目如清洁能源项目、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这有助于推动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壮大,是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强化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
要求上市公司更加准确、全面地披露其环境相关信息,包括碳排放、环境治理投入、环境风险等。这一方面有助于投资者评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引导资金向环境友好型企业流动;另一方面也促使企业加强自身的环境管理,推动整个社会的绿色发展进程。
(三)普惠金融方面
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通过完善资本市场制度,如对中小企业的融资融券政策进行优化,降低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融资成本。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扩大中小企业直接融资规模。这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促进普惠金融发展,使更多的市场主体能够享受到金融服务带来的发展机遇。
扩大资本市场服务普惠群体范围
引导资本市场服务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等金融服务薄弱区域延伸,鼓励更多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参与资本市场。例如,支持在这些地区开展股权融资、债券发行等业务,提升金融服务的包容性和可得性。
(四)养老金融方面
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
推动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开发更多种类的养老金融产品,如养老目标基金等。这些产品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养老投资选择,满足不同风险偏好和收入水平投资者的养老需求,有助于构建多层次的养老金融体系,提高养老保障水平。
推动养老金等长期资金入市
完善相关政策,鼓励养老金、企业年金等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长期资金的入市一方面可以为资本市场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这些长期资金通过资本市场实现保值增值,从而更好地履行养老保障等职能。
(五)数字金融方面
支持金融科技发展应用
鼓励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提升服务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提高证券交易的安全性和透明度。这有助于推动证券期货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升整个金融行业的竞争力。
加强资本市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证券交易系统、登记结算系统等数字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升级。高效、稳定的数字化基础设施能够保障资本市场的平稳运行,提高市场交易的效率和安全性,适应数字金融时代的发展需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