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东软集团赋能医院“一张纸走全院”的一些情况:
内涵与意义
提高效率
在传统的医院流程中,患者可能需要在不同科室、不同环节重复填写各种表格,导致就医流程繁琐、等待时间长。东软集团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一张纸走全院”,患者在初次登记时填写的基本信息可以在全院各个环节共享。
例如,当患者从挂号到就诊,再到检查、检验、缴费、取药等各个流程,医护人员都能快速获取患者信息,无需患者多次重复提供相同内容,从而大大缩短了每个环节的信息采集时间,提高了整体就医效率。
提升医疗质量
共享的患者信息有助于医护人员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等情况。医生在诊断时可以基于完整的信息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减少因信息不完整或错误导致的误诊风险。
例如,在急诊情况下,患者可能意识不清无法准确提供自身信息,而“一张纸走全院”的信息系统能够快速调出患者之前在医院留存的相关信息,为急救医生提供关键的决策依据,保障医疗质量。
改善患者体验
减少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信息填写负担,使患者能够更加专注于自身疾病的诊疗。患者在各个科室之间流转时,不再需要频繁地为信息采集而奔波,感受到更加便捷、流畅的就医服务。
从心理层面上,这也有助于缓解患者就医时的焦虑情绪,增强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
技术实现手段
医院信息系统(HIS)集成
东软集团通过整合医院内部的各种信息系统,如挂号系统、电子病历系统(EMR)、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ACS)等,构建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不同系统之间能够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例如,患者在挂号时录入的基本信息会被同步到HIS系统的核心数据库中,其他相关系统如EMR系统在医生调用患者信息时可以直接从该数据库获取数据,实现信息的无缝对接。
数据标准化与规范化
为了确保“一张纸走全院”的顺利实施,东软集团致力于推动医院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他们建立了统一的数据字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疾病诊断编码、检查检验结果等数据进行规范定义。
例如,采用国际通用的疾病诊断编码标准(如ICD 10编码),使得不同科室、不同医生在记录和查询患者疾病信息时能够使用统一的标准语言,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便于信息在全院范围内的共享和利用。
信息安全保障
在实现信息共享的同时,东软集团非常重视信息安全。他们采用多种安全技术手段,如数据加密、访问控制、身份认证等,确保患者信息在全院流转过程中的安全性。
例如,对患者的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等)进行加密存储,只有经过授权的医护人员在合法的操作环境下才能解密查看。同时,通过严格的身份认证机制,如用户名/密码、数字证书等方式,防止非法用户访问患者信息。
应用案例与成果
大型三甲医院应用案例
在国内一些大型三甲医院的应用中,东软集团的“一张纸走全院”解决方案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某大型综合性医院在采用该方案后,患者平均就医时间缩短了约30%。
挂号排队时间从原来的平均30分钟缩短到15分钟左右,检查检验报告的获取时间也大大提前。医生对患者病史等信息的获取准确率提高到95%以上,有效减少了医疗差错的发生。
基层医院推广成果
在基层医院方面,东软集团通过针对基层医疗特点进行定制化的“一张纸走全院”方案推广,提升了基层医院的服务能力。一些基层医院在应用后,患者的就医满意度从原来的70%左右提升到85%以上。
基层医院的医护人员在获取患者信息方面更加便捷,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连续的医疗服务,同时也有助于基层医院与上级医院之间进行患者信息的共享和转诊协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