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近日发布重磅新规,明确高频交易监管标准并实施差异化监管安排,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对高频交易的监管进入精细化阶段。以下为关键内容解读:
一、高频交易认定标准(需同时满足)
1. 技术特征:采用主机托管、直连交易所等低延迟技术
2. 订单特征:日均申报笔数≥2万笔(股票)/≥3万笔(期货)
3. 行为特征:存在高频报撤单、瞬时多档挂单等典型策略
二、差异化监管核心措施
1. 事前报备制度:
要求高频交易机构提交策略说明书、系统测试报告
建立专用代码标识系统(HFXXXXX)
2. 交易监控升级:
增设"订单簿动态权重"指标,防范幌骗(Spoofing)
对秒级撤单率超80%的账户启动熔断机制
3. 费率调节机制:
阶梯式收费:当月订单成交比低于1:5时,超额部分加收0.002%系统资源占用费
做市商豁免:对持续提供双边报价的HFT给予30%费用返还
三、重点禁止行为
纳秒级报单(≤100ns)
利用FPGA芯片实施"闪电订单"(Flash Orders)
在集合竞价最后1秒进行超过5次报撤单
四、市场影响分析
1. 合规成本上升:预计头部量化私募需增加约15%合规投入
2. 策略调整压力:传统统计套利策略年化收益或下降3个百分点
3. 流动性变化:科创板流动性短期可能下降10%,但波动率将降低
监管意图解读:新规通过"精准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