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泉州,枕山襟海,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6-13 08:5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泉州,这座枕山襟海的城市,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与辉煌的贸易过往。以下从其地理优势、历史地位、文化遗存等方面展开介绍: 一、地理优势:枕山襟海的天然枢纽依山傍海的区位:泉州北倚戴云山,南濒台湾海峡,晋江、洛阳江在此交汇入海,形成了“三湾十二港”的优良港口群(如后渚港、刺桐港等)。这种独特的地理格局,既提供了内陆物资运输的便利,又具备面向海洋的开放条件。气候与航运条件: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季多东北风,夏季多西南风,适合帆船借助季风远航,自古便是天然的航海枢纽。 二、历史地位:海上丝路的璀璨明珠唐宋至元的贸易巅峰:  - 唐代,泉州成为官方设立的对外贸易港口,与广州、扬州并称“三大港市”。  - 宋代,随着指南针在航海中的应用,泉州港的海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朝廷在此设立市舶司,管理进出口货物,香料、珠宝、丝绸、瓷器等在此集散。  - 元代,泉州(时称“刺桐”)成为世界第一大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记中盛赞其“商船辐辏,货物堆积如山”,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多元文化的交融地:作为国际商埠,泉州吸引了阿拉伯、波斯、印度、欧洲等各国商人定居,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等宗教在此并存,形成了“半城烟火半城仙”的独特文化景观。 三、文化遗存:见证丝路辉煌的活化石建筑瑰宝:  泉州开元寺:始建于唐代,寺内东西塔(镇国塔、仁寿塔)是中国现存最高的石塔,融合了佛教艺术与闽南建筑风格,塔身雕刻有印度教神祇,体现了多元文化的融合。  清净寺:中国现存最早的伊斯兰教寺院之一,阿拉伯式的穹顶和尖拱建筑风格,见证了阿拉伯商人在泉州的活动。  洛阳桥/安平桥:古代著名的跨海石桥,洛阳桥首创“筏型基础”筑桥技术,安平桥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称,是海上丝路交通网络的重要物证。考古发现与文物:  - 1974年出土的“宋代商船”,船舱内发现了香料、瓷器等货物,证实了泉州作为海上贸易中转站的地位。  - 泉州博物馆藏的“景教墓碑”“印度教石刻”等,记录了不同宗教在泉州的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提线木偶戏、泉州南拳等传统艺术,融合了中原文化与海洋文化特色,至今仍在传承。 四、现代传承:从历史起点到新发展格局- 2021年,“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中国第56项世界遗产。- 如今的泉州,仍是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依托侨乡优势和制造业基础(如纺织服装、鞋业、建材等),继续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结语泉州以“枕山襟海”的地理禀赋,在历史长河中书写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篇章。它不仅是贸易的起点,更是文明对话的舞台,其留存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仍在诉说着东西方交流的故事,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7 05:43 , Processed in 0.08521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