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0日8时32分,随着75052次中欧班列从青岛胶州站开出,中欧班列历年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发送货值超4500亿美元。中欧班列自开行以来,数量逐年递增,每万列开行周期从90个月缩短为6个月。其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运输网络越织越密:在国内,构建了西、中、东三条通道,有针对性地吸引不同方向货源,中国境内已有128个城市开通了中欧班列。在境外,形成了北中南三线并行的局面,通达欧洲26个国家229个城市以及11个亚洲国家超过100个城市。口岸能力不断扩容:先后实施了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二连浩特、满洲里、绥芬河五大口岸站及后方通道的扩能改造工程,新建投用了同江北口岸,目前六大口岸单日交接车能力达到184列。通关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投用95306“数字口岸”系统,与海关部门密切合作,积极优化铁路“快通”模式,通关时间由半天左右缩短到30分钟以内,最快只需要几分钟。货源组织更加高效:在国内分区域形成了14个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加快形成“干支结合、枢纽集散”的高效集疏运体系,目前通过集结中心开行的中欧班列数量占全国的88%。国铁集团所属中铁集装箱公司在哈萨克斯坦、德国、俄罗斯等国家先后成立境外子公司,与当地企业深化务实合作,共同组织开发双向货源,目前中欧班列去、回程开行基本均衡,综合重箱率基本稳定在100%。货物品类日益丰富:中欧班列运送的货物品类已经拓展到53个门类、5万多种商品,汽车汽配、机械设备、电子电气等高附加值货物已成为中欧班列出口的主要货源,2024年这三类货源占比已超过60%。成功解决了新能源汽车和消费型锂电池铁路运输安全难题,让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产品和光伏产品中国制造“新三样”搭乘中欧班列走向世界。此外,铁路部门创新开行了境内外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目前每周稳定开行17列,全程运行时间较普通班列平均压缩30%以上,平均每柜货值较普通中欧班列提升4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