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中铁广州局承建湖南最重、最宽高速转体桥精准对接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6-14 00: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5年6月12日下午,经过60分钟的平稳精准转动,由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承建的醴娄高速湘江特大桥上跨京广铁路转体桥成功实现毫米级精准对接,标志着醴娄高速公路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正式进入通车倒计时。醴娄高速起于株洲市醴陵市,止于娄底市娄星区蛇形山镇,与S70娄新高速相接,全长154.271公里。本次成功对接的转体桥是醴娄高速全线关键控制性工程,该桥全长141米,桥面宽39.5米,转体重量达2.6万吨,采用T型刚构转体施工,创下了湖南省高速公路转体桥吨位最大、桥面最宽、地质最复杂(溶洞最厚达36米)三项纪录。项目建设具有“难度大、精度高、智能化”等特点。具体如下:难度大:桥体紧邻国家铁路大动脉京广线,安全风险极高;桩基施工区域岩溶地质极度发育,溶洞串珠状分布且最大厚度达36米,叠加超100MPa超硬岩层,成桩质量与垂直度控制挑战巨大。精度高:该桥转体角度达89°,核心转动装置采用直径4米巨型球铰,安装精度达±1毫米级。智能化:应用PLC牵引系统确保万吨桥体匀速旋转,配备智能配重反馈系统实时化解超重桥体失衡风险;利用“BIM+北斗定位”技术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实现毫米级实时监测。为确保转体桥精准对接,中铁广州局项目技术团队先后攻克了系列施工难题:- 转体主墩采用国内罕见的2.6万吨级盆式转体球铰,搭配4台1000吨千斤顶同步牵引的自动牵引系统,实现了万吨级转体桥平稳、精确转动。- 下球铰球面创新采用“环形滑道”贴合聚四氟乙烯复合夹层滑块,并在滑片间涂抹黄油改性聚四氟乙烯粉层,显著优化了摩擦性能,有效解决了传统多孔位约束坑填塞困难的问题。- 面对最大达36米厚串珠状溶洞与超100MPa超硬岩层的复合地质难题,创新应用“全套管全回转钻机”施工工艺,利用钢套管全桩长跟进至桩底,实现了桩基无水作业,成功攻克了岩溶地区成桩困难、垂直度控制难等关键问题。- 针对39.5米超宽桥体极易失衡的难题,采用沿梁体轴线对称布置8组撑脚、16组砂箱有效保持桥梁稳定,并实现了桥体姿态的实时动态调节。作为沪昆高速(G60)的重要扩容组成部分,醴娄高速通车后,将有效缓解现有沪昆高速的交通压力,进一步完善株洲市及湖南省的高速公路网结构,显著提升区域交通网络的整体效能,对加强湖南省与长三角、云南、贵州等地区的经济联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6 15:05 , Processed in 0.08645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