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祛湿操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6-14 14: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是一些适合不同年龄段“中国宝宝体质”的祛湿操: 幼儿版抚触按摩操    操作方法:在宝宝洗澡后,将宝宝放在柔软的毛巾上,用婴儿油或润肤露,轻轻地按摩宝宝的身体。按摩部位包括手臂、腿部、胸部、背部等。动作要轻柔,可采用抚摸、揉捏等手法,避免过度用力。    作用原理:通过抚触刺激宝宝的皮肤感受器,促进神经系统发育,增强宝宝的免疫力,同时也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身体代谢,起到一定的祛湿作用。简单伸展操    操作方法:轻轻握住宝宝的手臂和腿部,进行缓慢的伸展动作,如将宝宝的手臂向上伸直,再慢慢弯曲;将腿部伸直、弯曲,还可以轻轻转动宝宝的脚踝、手腕等关节。每个动作重复多次,但要注意不要过度用力,以免对宝宝造成伤害。    作用原理:帮助宝宝活动关节,增强肌肉力量,促进身体的气血流通,有利于湿气的排出。 儿童版小儿健脾祛湿操    补脾经:小儿的脾经穴在大拇指上,有大指螺纹面和拇指桡侧缘两个定位。从指尖到指根的方向,做向心推的补法,1岁以下可直线推动100-200次,1-3岁推动200-300次,3岁以上推动300-500次。    清肝经:肝经在小孩儿的食指上,从小孩儿食指根的方向推向指尖儿的方向,做离心推泻法,一般200-300次。可根据孩子的体质调整推的次数,肝火旺的小孩6个月即可进行操作,正常体质在1岁以后开始,早产或身体弱的孩子则需要慎用或减少次数。    捏脊:家长用双手食指、拇指配合,顺督脉走向,从下至上,由长强穴提捏至大椎穴。3岁以下孩子,可以用拇指加食指、中指操作,每次3-4遍即可;3岁以上,可采用传统的两指提捏法,重复操作5-6遍,每日1次。孩子发热时不做捏脊。简单跳跃操    操作方法:找一块安全、空旷的地方,让孩子双脚并拢,进行轻轻的跳跃动作,可根据孩子的体力和耐力,每次跳跃1-2分钟,然后休息片刻,再继续跳跃,总共进行10-15分钟左右。也可以让孩子尝试单脚交替跳跃。    作用原理:跳跃可以刺激孩子下肢的经络和穴位,如足三里等穴位,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增强身体的代谢能力,帮助排出湿气。同时,跳跃还能锻炼孩子的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 成人版疏肝解郁健脾操    预备:双脚与肩同宽,双手高举深吸气。    调焦:双手慢抬,在胸口处汇合交叉反转,想象把太阳抱在怀中,配合“呼——嘘——”吐气。    刮腋:用掌根沿腋前线、中线、后线自上而下轻柔刮拭,每侧7至21次,力度适中。    揉肋:用掌根按揉肋骨下缘的“期门穴”和侧腰的“章门穴”,自上而下揉搓,每侧7次,力度适宜。    开胸:双手交叠轻拍胸骨中央“膻中穴”与旁开的“神藏穴”。    按包:用手呈空掌状轻拍腋窝“极泉穴”和侧胸“大包穴”,每穴拍打7至21次,力度适宜。    收功:深呼吸,想象湿气随呼气化作青烟消散。气沉丹田,双手放松,闭眼默念“肝净脾强”1分钟。八段锦    双手托天理三焦:双脚并拢,双手向上翻转,缓慢上托,同时吸气,拉伸身体,可促进三焦气血运行,调节全身气机,有助于祛湿。    左右开弓似射雕:双脚分开成马步,双手模仿拉弓射箭的动作,左右交替进行,能增强肺功能,促进气血流通,辅助湿气排出。    调理脾胃须单举:站立位,一手上举,一手下按,通过拉伸侧腰,可调节脾胃功能,增强脾胃运化水湿的能力。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6 09:49 , Processed in 0.06000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