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29万亿元,同比多增2247亿元。这一数据体现了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具体情况如下:主要拉动因素: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长主要受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等发行拉动。5月政府债净融资进度加快,规模达到1.46万亿元。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单月发行4432亿元,创今年新高,叠加特别国债在二季度开启发行,使得政府债券整体保持较快发行速度。同时,二季度以来企业发债成本总体呈低位下行态势,5月企业债券净融资超1400亿元,部分企业抓住有利条件,加大债券融资力度,降低整体融资成本。对经济的反映:5月末,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2.3%,较上月末提升0.8个百分点,表明近期发布的一揽子金融支持措施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投资、消费等经济活动有所回暖。尽管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低于去年同期,但5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1%,显示出贷款仍保持平稳增长。其中,企业部门新增人民币贷款近5300亿元,降息落地有助于支撑贷款需求增长,企业贷款意愿明显增加;居民部门新增人民币贷款近540亿元,个人按揭贷款投放有所增多,反映出房地产市场交易的回暖。不过,5月信贷依然偏弱,一方面化债对于企业贷款的替代效应仍然存在,关税政策也继续影响着企业的融资意愿,反映在企业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整体走弱;另一方面,实体部门融资需求仍然偏弱,降息后居民的加杠杆意愿尚未有明显增强,财政政策有待加力提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