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电影《音乐家》在澳门展映 讲述“澳门之子”冼星海故事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6-15 02:4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电影《音乐家》于2025年6月13日在澳门特别展映,以纪念“澳门之子”冼星海诞辰120周年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场由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等机构主办的活动,通过光影重现了冼星海从澳门渔家少年到人民音乐家的传奇人生,尤其聚焦他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流亡期间坚守艺术理想、用音乐联结世界的历程。 澳门原点:血脉与灵感的起点冼星海1905年生于澳门,童年在濠江街头的奔跑成为他音乐启蒙的起点。展映中,其女冼妮娜通过视频深情表示:“澳门永远是父亲生命和音乐的起点。”活动现场,《黄河大合唱》的旋律与澳门的历史记忆交织——这座城市不仅孕育了他的艺术灵感,更赋予其开放包容的胸怀。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会长吴志良强调,冼星海是“澳门文化血脉中不可或缺的篇章”,他的故事印证了澳门“孕育人才、贡献国家与世界”的独特价值。 跨国叙事:战火中的音乐共生电影由中哈联合制作,改编自冼星海1941年在阿拉木图的真实经历。在异国贫病交加中,他得到哈萨克音乐家拜卡达莫夫一家的救助,创作了《阿曼盖尔德》等作品,将黄河壮歌与草原旋律熔铸,成为反法西斯的时代强音。片中“两位女儿”的重逢——冼妮娜与冼星海在哈萨克斯坦视如己出的“女儿”卡利娅相拥的场景,成为跨越国界的情感纽带。出品人沈健透露,电影正是在两位老人的鼓励下诞生,展现了音乐超越国界的人性光辉。 精神共鸣:从历史到当代的回响展映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一次精神传承。冼星海在澳门的“根”与在阿拉木图的“魂”,通过影像呼应着“一带一路”的人文底色。当《黄河大合唱》的激昂旋律在澳门响起,观众感受到的不仅是抗战史诗,更是冼星海“无论走多远,始终心系家国”的赤子情怀。正如片中呈现的冼星海大街(阿拉木图)与澳门的时空对话,这场展映成为澳门“一国两制”下文化自信的生动注脚——他既是澳门的儿子,也是中国的音乐家,更是世界反法西斯的和平使者。 结语此次澳门展映,让冼星海的故事从历史课本走向银幕,从家国记忆升华为人类共同的精神遗产。正如冼妮娜所言:“替父亲说一声‘我回家了’”——这场跨越时空的“回家”,不仅是对音乐家的致敬,更是对澳门文化基因的深情唤醒,让“星海精神”在濠江之畔继续奏响新时代的和平乐章。

986f6926-ca7a-42e7-91f7-6b54865ad94f_zsite_sl.jpg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5 14:02 , Processed in 0.08227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