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副外长释放缓和局势信号,提出停火就能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军事层面:伊朗虽军事力量庞大,但常规军事装备与以色列相比有差距,以色列依托美国支持,拥有先进的防空反导系统、隐形战机与情报网络,在军事技术上占优。伊朗若贸然发动全面战争,可能陷入长期消耗战,使中东地区陷入动荡,伊朗自身也会遭受沉重打击,国家发展进程被打断。伊朗的军事反击更多通过代理人武装以非对称作战方式实现战略威慑,而非直接与以色列全面对抗。地缘政治层面:中东局势复杂,伊朗背后有地区盟友,但以色列背后是美国这个超级大国,美国在中东部署大量军事力量,与以色列是密切军事同盟。若伊朗与以色列爆发全面战争,美国极可能直接介入,对伊朗实施军事打击或强化制裁,这会加剧伊朗外部压力,使其在国际上陷入孤立。此外,中东其他国家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对战争持谨慎态度,难以形成统一战线支持伊朗对以色列的全面战争,所以伊朗需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争端,维护自身利益。经济层面:美国长期以伊朗核计划为借口对其实施制裁,伊朗经济面临巨大压力,通胀率高企,民生艰难。通过谈判,伊朗有机会打破美国制裁枷锁,缓解经济压力,为国家发展创造有利环境。提出以以色列停火为恢复核谈判的前提,既展示了和平解决问题的诚意,争取国际舆论支持,又在外交上掌握了主动权。内部政治因素:伊朗内部存在不同政治派别,亲美派主张与美国接触,争取解除封锁限制;求和派希望通过让步获取和平。尽管有强硬派誓言与以色列战斗到底,但在面对以色列袭击造成损失以及局势可能恶化的情况下,内部有妥协的声音存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