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把滴灌带“种”进玉米地 干旱时也能实现高效灌溉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6-16 02: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把滴灌带“种”进玉米地,在干旱时实现高效灌溉,主要是通过以下方式:精准供水:滴灌带铺设在玉米植株附近,通过滴头将水缓慢而均匀地滴入玉米根部土壤。这样可以精准地把水送到玉米根系吸收范围内,避免了大水漫灌时水在田间的大量蒸发和深层渗漏损失,提高了水的利用率。例如,膜下滴灌技术将滴灌带铺设在膜下双垄中间,滴灌带上有滴孔,大多数距离为30公分,能使水比较缓慢均匀渗入膜下土壤中,基本上不产生深层渗漏和地表径流,比普通灌溉省水40%~60%,灌溉水利用系数可达95%以上。减少蒸发:如果是采用膜下滴灌,地膜覆盖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一方面,地膜阻挡土壤本身的热能散发到大气中,减少了因热量交换导致的水分蒸发;另一方面,滴灌和覆膜结合,在膜下形成水汽循环起到很好的保墒作用,进一步减少了水分的散失。灵活灌溉:滴灌系统可以根据玉米的生长阶段、土壤墒情和天气状况等灵活调整灌溉量和灌溉频率。在玉米需水关键期,如苗期、拔节期、灌浆期等,可以增加灌溉量;在相对湿润或玉米需水较少的时期,则可以减少灌溉量,实现按需供水。例如,玉米膜下滴灌全生育期灌溉5~6次,灌溉定额为100m³/亩~120m³/亩,可根据实际降水情况、玉米生长状况及时进行调整。水肥一体化:将滴灌与施肥相结合,把肥料溶解在水中,通过滴灌系统将水肥同步输送到玉米根部。这样既保证了玉米生长所需的水分,又能及时提供养分,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减少了肥料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例如,全部磷肥、70%钾肥、30%氮肥作为基肥翻耕施入,剩余70%氮肥、30%钾肥作为追肥,在玉米生长中后期分3~4次结合滴灌施入。为了更好地发挥滴灌带在玉米地中的作用,还需要注意一些技术要点,如选择合适的滴灌带规格和铺设方式,做好水源准备和过滤处理,以及进行科学的水肥管理等。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5 00:21 , Processed in 0.07200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