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除“李鬼”账号 护清朗空间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6-16 04: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除‘李鬼’账号 护清朗空间”主要是针对网络上存在的仿冒账号等不良现象进行整治,以维护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以下是相关介绍: 现象与危害账号仿冒行为多样:一些自媒体公司或个人为谋取利益,会注册大量仿冒账号。比如在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热映时,某短视频平台出现400余个仿冒导演“饺子”的账号;还有虚构“文旅局长”人设引流、假借邮政部门名义售假、“碰瓷”明星搞诈骗等行为。更有甚者,注册发布“反间防谍”内容的网络账号,借维护国家安全之名,行吸睛圈粉、提升商业价值之实,损害国家安全机关权威。扰乱网络生态:这些仿冒账号无视公共利益,侵害相关主体合法权益,违反了《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大量虚假信息和仿冒行为干扰了用户获取真实信息,破坏了网络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影响了正常的网络传播秩序。 原因分析网信部门虽多次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但仿冒账号仍屡禁不止。根本原因在于违法成本低,“李鬼”们有利可图。不少仿冒账号背后存在造号、养号、卖号的灰色产业链,违法者即使面临账号被“禁言封号”,但前期收益已到手。 整治措施与方向平台责任:平台作为网络账号管理的第一责任人,需完善举措。要完善认证机制,为官方账号加“V”等标识;在显著位置设置举报入口,方便用户举报;根据情节对仿冒账号采取删除文章、限制功能、封禁账号等措施,强化账号信息审核,积极配合执法监管。多方协同:考虑到“自媒体”数量庞大且分布广泛,需要各方齐抓共管形成治理合力。网信部门、公安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等应联合行动,强化监管,斩断非法牟利链条。如国家网信办开展“清朗·规范重点流量环节网络传播秩序”专项行动,集中清理仿冒新闻单位、新闻主播账号及虚假新闻信息。技术应用: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治理能力,如通过技术手段识别违规洗稿、不当生成虚拟人物以及网络“水军”等行为。同时,平台可优化算法推荐机制,加大对权威媒体、优质内容的筛选和推荐权重,建立健全账号内容质量和信用评价体系。公众参与:广大网民要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和对虚假信息的鉴别能力,擦亮眼睛,及时识别仿冒账号,谨慎操作,让网络行为传递正能量。同时,要积极参与网络治理,通过畅通的举报渠道,提供仿冒账号及虚假新闻线索,共同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4 23:16 , Processed in 0.05288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