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硬币”和“头发丝” 意念赛车照进现实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6-16 15: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硬币”与“头发丝”,这两个充满生活气息的意象,正成为中国脑机接口技术突破的诗意注脚。2025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手术室内,一枚直径26毫米、厚度不足6毫米(仅硬币大小)的植入体,通过5毫米微孔嵌入一位四肢截肢患者的颅骨,两根仅头发丝1/100粗细的超柔性电极精准刺入运动皮层。3周后,患者仅凭“意念”就让屏幕上的赛车漂移过弯——这不仅是我国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前瞻性临床试验的成功,更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后全球第二个掌握该技术临床应用的国家。 技术突破:更小、更柔的“中国方案”此次突破的核心在于“毫米级微创”与“细胞级相容”。不同于Neuralink贯穿颅骨的设计,中国团队创新性地在颅骨磨出硬币大小的凹槽,仅需5毫米穿刺孔即可完成电极植入,手术创伤降低60%,康复周期缩短一半。电极采用超柔性材料,弯曲刚度与神经元碰撞力相当,脑细胞“感知不到异物”,术后3个月未出现感染或电极失效,信号稳定性远超国际同类产品。植入体体积仅为Neuralink的1/2,却集成了毫秒级单神经元信号捕捉能力,实现“意念-指令”的实时转换。 从赛车到生活:科技照进生命尊严受试者的体验极具象征意义:术后2周,他用意念操控光标流畅下棋;3周后,赛车游戏的操控精度接近健康人触摸板水平。下一步,团队计划通过3-6个月训练,让他用机械臂完成抓握水杯、自主进食等日常动作。对于我国2000万脊髓损伤、渐冻症患者而言,这枚“硬币”不仅是“脑控赛车”的娱乐工具,更是重建生活的“神经桥梁”——截瘫者有望通过脑机接口控制外骨骼行走,渐冻症患者可借助意念操作轮椅,甚至失语者未来或通过神经解码恢复交流能力。 产业与未来:从实验室到普惠医疗这项突破背后,是中国企业的快速崛起。成立仅4年的阶梯医疗,已实现从电极材料到植入系统的全链条自主研发,并计划2028年推出商业化产品。国家医保新增脑机接口价格项目,更为技术下沉铺路。未来,脑机接口不仅是医疗工具,更可能重塑人机交互方式——双向脑机接口(既能“读脑”又能“写脑”)或将实现“意念打字”“记忆增强”,甚至为癫痫、阿尔兹海默病等提供神经调控新方案。 结语:5毫米微孔里的生命之光当受试者的“意念赛车”冲过终点,颅骨上那个5毫米的微孔,已成为科技向善的注脚。它不仅是中国脑机接口的“破壁”印记,更承载着无数患者“重获双手”的渴望。从科幻到现实,硬币大小的植入体与发丝般的电极,正以毫米级的精度,丈量着人类对生命尊严的终极追求——让科技不仅“酷”,更充满温度。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4 17:50 , Processed in 0.04910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