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重庆船舶“零排放” 扮靓母亲河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6-17 13:2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重庆船舶“零排放”是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以下是相关介绍:背景与理念提出:2016年,在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之初,重庆提出船舶水污染物“船上储存,交岸处置”“零排放”理念,迈出船舶水污染物“零排放”治理第一步。治理模式探索与实践:2018年,重庆海事局朝天门海事处监管科副科长杨阳带领团队开启攻坚之路,通过对大量船舶阀门查验、与船员交流以及走访航运企业调研,总结出“船上储存,交岸处置”的“零排放”治理模式。2020年4月22日,在朝天门核心水域率先指导辖区两江游船打造长江干线水污染物全程“零排放”标杆船舶。到2021年底,全面完成近三千艘重庆籍船舶和近千艘到港外港籍船舶增设污水柜和盲断外排管系的改造任务。相关法规出台:2020年7月,“推进船舶污水收集上岸集中处置”被写入《重庆市水污染防治条例》,重庆成为全国首个将船舶水污染物“零排放”写入地方性法规的城市。2025年1月1日,长江中上游地区首部船舶污染防治领域的地方性法规《重庆市船舶污染防治条例》正式实施,从法律层面明确了船舶水污染物“零排放”的治理要求,完善了全链条法治保障。具体措施与成效:通过制度设计、船舶改造、港口码头设施建设、规范交付接收行为等措施,构建起船舶水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的全过程保障体系。目前,已有近3400艘重庆籍船舶和1000余艘外港籍船舶完成了“零排放”设施更新,辖区192个泊位完成船舶水污染物接收固定配套设施建设,106个泊位污水转运管路与市政管网实现有效衔接,16处船舶污染物集中上岸点全部建成,25艘流动污染物接收船舶投入运行,每年20余万吨各类船舶水污染物得到规范处置。船舶违法排放行为下降90%,污水减排近30万吨,企业污染防治成本降低70%,“零排放”治理成效入选2022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正面典型案例。意义与影响:重庆船舶“零排放”举措为长江船舶污染防治提供了全新解题思路,推动了长江水运行业的绿色转型,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对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实现航运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5 05:52 , Processed in 0.06403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