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在中国与中亚的合作中具有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从这两个字可以透视出双方广阔的未来,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基础设施联通,筑牢发展根基: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中亚交通运输走廊建设稳步推进。如今,一条条公路、铁路、管道纵横中亚大地,如“安格连—帕普”铁路隧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中吉乌铁路等项目。基础设施的联通,不仅为双方货物运输、人员往来提供了便利,降低了物流成本,还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产业合作提供了基础保障,推动中亚国家更好地融入地区经济发展格局,也为中国拓展外部市场、实现资源多元化供应提供了有力支撑。规则标准联通,促进贸易便利化:推动国际道路运输许可证电子化、简化司乘人员签证流程等规则标准的联通举措,有助于打破贸易壁垒,提高贸易效率,减少贸易成本和风险。这使得双方企业能够更加便捷地开展跨境贸易,扩大贸易规模,促进区域内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融合发展,提升中国与中亚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和竞争力。文化交往联通,增进民心相通:孔子学院、鲁班工坊等平台的落地,以及中国—中亚国际人文旅游专列的开行,为双方文化交流搭建了广阔平台。文化的交流互鉴能够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消除误解和偏见,为双方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民心相通还能够促进人才的交流与合作,吸引更多的中亚青年到中国学习、工作和创业,同时也让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在中亚地区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经济互补联通,拓展合作空间:中国拥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迅速的新兴产业,中亚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和独特的地理区位。双方经济互补性日益增长,未来在能源、农业、制造业、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合作空间巨大。例如,在能源领域,中亚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可满足中国的能源需求,双方还可在能源勘探、开采、炼化等方面开展技术合作;在农业方面,中亚的土地资源丰富,中国在农业技术、种业研发等方面具有优势,双方可合作发展现代农业。此外,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中国的5G技术、电子商务等可助力中亚国家提升数字化水平,共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展望未来,中国与中亚在“联通”的道路上必将不断前行,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为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