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玉门市和冷湖镇为例,面对石油资源枯竭,它们分别通过以下方式走出困境: 玉门市推动产业转型 发展新能源产业:玉门属于我国一类光资源区、二类风资源区,具有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自国家提出“双碳”目标以来,玉门积极承接国家“沙戈荒”大基地项目,多个新能源项目落地,新能源装机年均增速超16%。同时,快速发展的新能源市场吸引了9家大型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聚集,涵盖风机叶片、新能源电池、光伏玻璃等领域,2024年,全市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产值达20亿元。 升级传统产业:玉门东建材化工工业园围绕浩海煤化工,聚集了36家规上企业,企业间互为上下游,对废料废渣进行综合利用,实现超低排放。一块原煤在不断延伸的产业链上衍生出众多高附加值产品,推动了传统煤化工产业的升级。优化营商环境 提升服务效率:玉门市相关部门梳理企业全生命周期145项服务事项,通过一企一策、帮办代办、容缺受理等措施,将审批时限压减了95%以上。当甘肃凯盛大明光能科技有限公司遇到天然气短缺难题时,玉门有关部门抽调专人组成工作专班多方协调,让项目如期投产。补齐发展短板 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在新能源装机快速发展、本地消纳不足的背景下,玉门大力统筹电力外送和本地消纳工作,总投资101.65亿元的玉门昌马12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正在紧张施工。此外,玉门将绿电制氢、源网荷储一体化等产业模式作为主攻方向,吸引企业投资。 优化人才政策:出台了引进培养新能源和化工产业人才若干措施等10多项人才政策措施,推出最高300万元企业“创新发展奖”和30万元个人“技术发明奖”等激励措施,吸引各方人才汇聚。 发展工业旅游:玉门工业旅游、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玉门油田老一井等工业遗迹被列入全国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玉门以融入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为契机,加大工业遗迹的保护开发和活化利用,推出精品研学游、工业文化体验游等旅游产品。 冷湖镇发展天文观测产业:2018年起,冷湖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引进邓李才研究团队在赛什腾山区开展天文台址科学监测工作。监测显示,该台址的视宁度中值与世界顶级天文台同期数据基本持平,且优质晴夜时间占比达70%,每年天文观测可用时间达300天,满足世界一流天文台址的基本条件。2018年以来,冷湖陆续引进11家科研单位14个项目45台望远镜,大科学装置投资达30亿元,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光学天文观测基地,形成了天文大科学装置集聚效应。发展特色旅游产业:冷湖拥有全类型雅丹地貌,俄博梁雅丹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最大的风蚀土林群,还有黑独山的黑山戈壁、胭脂山的粉红色碎石等独特景观,吸引了大批年轻游客。当地政府通过政企合作、引入专业运营商等方式,打造了冷湖火星小镇等一系列文旅项目。例如,火星营地为游客提供完整的“火星登陆”体验,还注重科普教育,推出了STEM教育和研学旅行项目。同时,冷湖积极举办各类文旅活动,如冷湖科幻文学奖、科幻文学影视高质量发展大会等,提升了冷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