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养老相关政策文件对推动养老服务网络的建设有着深远意义。
背景与目标
人口老龄化现状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口规模庞大且增长迅速。到2029年基本建成养老服务网络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举措。这有助于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群体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
积极应对老龄化国家战略的要求
构建完善的养老服务网络是积极应对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关键环节。它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老年群体健康、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实现老龄事业与产业协同发展。
主要任务与措施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强化
设施建设
加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确保老年人在熟悉的社区环境中能够便捷地获得养老服务。例如,新建住宅小区按照相关标准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老旧小区通过改造补齐养老设施短板。
服务供给
整合各方资源,提供包括助餐、助浴、助洁、助医等多样化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鼓励社会组织、企业等参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供给,发展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助餐点等多种服务形式。
机构养老服务的优化
质量提升
加强养老机构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提高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开展养老机构服务质量专项行动,对养老机构的设施设备、人员配备、服务流程等方面进行规范和监督。
功能拓展
推动养老机构向多功能、综合性方向发展,除了提供基本的生活照料服务外,还应开展康复护理、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服务。鼓励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实现医养结合。
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培养体系
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体系,包括在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培养养老服务专业人才。例如,一些院校开设老年护理、养老服务管理等专业,为养老行业输送专业知识和技能扎实的人才。
激励机制
完善养老服务人才的激励机制,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待遇和社会地位。通过设立养老服务人才补贴、表彰奖励等方式,吸引更多人投身养老服务行业。
意义与影响
对老年人及其家庭的意义
建成养老服务网络将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使老年人能够安享晚年。对于家庭来说,减轻了家庭养老的负担,尤其是在老年人护理、医疗等方面,提供了专业的社会支持。
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有助于推动老龄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养老服务网络的建设涉及到众多领域,如养老设施建设、养老服务用品制造、老年健康服务等,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和经济结构调整。同时,也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