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7年,电力系统的调整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这意味着电力系统将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包括新能源发电量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抽水蓄能电站的投运规模将达到8000万千瓦以上。抽水蓄能电站是一种重要的储能设施,可以在电力需求高峰时释放能量,在电力需求低谷时储存能量,从而帮助电力系统保持平衡。
同时,需求侧响应能力也将达到最大负荷的5%以上。需求侧响应是指通过改变电力用户的用电行为来平衡电力供需的一种方法。例如,在电力供应紧张的时候,可以通过提高电价或者提供优惠等手段来鼓励用户减少用电,从而减轻电网负担。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还可以降低用户的电费支出。
为了保障新型储能市场化发展的政策体系基本建成,政府将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法规,以促进新型储能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推广。这些政策可能包括提供税收优惠、资金支持、技术指导等方面的措施,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参与到新型储能领域的发展中来。
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调度体系也将逐步形成。这种调度体系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测、分析和优化调度。这将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降低运营成本。
这些措施将共同支撑全国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20%以上、新能源利用率保持在合理水平,并保障电力供需平衡和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这将有助于推动中国的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减少环境污染和碳排放,为实现“双碳”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