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投行业务违规常见情况的大盘点:
一、尽职调查方面
1. 对发行人基本情况调查不充分
财务数据核实不到位
未能深入核查发行人的财务报表,如未发现收入确认存在异常。例如,一些企业可能通过提前确认收入来美化报表,而券商在尽职调查时没有穿透业务实质,对相关销售合同、物流单据、收款凭证等未能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导致未能识别出收入虚增的情况。
关联交易调查缺失
没有准确识别和充分披露发行人的关联交易。在某些案例中,发行人可能通过隐蔽的关联方进行利益输送,如设立看似无关联的壳公司与发行人进行不公允的交易。券商未通过对发行人的股权结构、高管关系、业务往来等多方面进行深入排查,从而未能将这些实质为关联交易的情况揭示出来,影响投资者对发行人真实经营状况的判断。
2. 对项目风险揭示不足
行业风险评估片面
对发行人所在行业的风险分析过于简单。例如,对于新兴行业的企业,没有充分考虑行业技术迭代快、政策变化大等风险。如果券商在尽职调查中仅参考了短期的行业数据和有限的政策文件,而未深入研究行业发展趋势、技术替代可能性以及国际同类行业的竞争态势,就会在风险揭示环节出现漏洞,导致投资者可能因信息不完整而做出错误决策。
经营风险挖掘不深
对发行人自身经营风险的发现和披露不够。像企业过度依赖单一客户或供应商的情况,如果券商没有通过访谈、实地考察、数据分析等方式全面评估这种依赖对发行人经营稳定性的影响,一旦该客户或供应商关系发生变动,发行人的经营业绩可能会遭受重创,而投资者在投资时却未得到足够的风险提示。
二、内部控制方面
1. 内核程序执行不严格
内核意见流于形式
内核委员会在审核项目时,没有真正发挥把关作用。有些内核委员可能未仔细阅读项目申报材料,就简单签字通过,使得内核意见缺乏实质审查的价值。例如,在对一些复杂的金融产品发行项目进行内核时,内核委员没有针对产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风险与收益匹配性等关键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而是敷衍了事。
内核人员资质不符
存在内核人员不具备相应专业能力或经验的情况。部分券商为了满足内核人员数量要求,安排一些缺乏相关行业知识或投行业务经验的人员进入内核团队。这些人员在审核涉及专业领域如高科技企业并购、复杂金融衍生品承销等项目时,无法准确判断项目的合规性、风险程度等关键要素,从而影响内核质量。
2. 工作底稿管理混乱
底稿内容不完整
工作底稿未能涵盖尽职调查的全部过程和结果。例如,缺少对重要访谈记录的保存,如对发行人高管关于公司战略规划的访谈内容没有完整记录在工作底稿中;或者对于重要的尽调证据如实地考察照片、第三方数据来源说明等缺失,导致无法有效追溯和验证投行业务工作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底稿归档不及时
投行业务完成后,没有按照规定及时进行工作底稿的归档。有些项目已经发行结束很长时间,但工作底稿仍散落在项目团队成员手中,没有集中整理归档到公司指定的档案管理部门。这不仅违反了监管要求,也容易造成工作底稿的丢失或损坏,影响后续的监管检查和内部自查。
三、发行承销方面
1. 定价配售环节违规
发行定价不合理
在新股发行或债券发行过程中,存在定价偏离市场价值的情况。例如,在新股发行时,券商可能为了自身利益或迎合发行人的需求,将发行价格定得过高。这可能是由于没有充分参考同行业可比公司的估值水平、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导致投资者在一级市场购买的股票在上市后迅速破发,损害了投资者利益。
配售对象选择不公正
在配售过程中,未能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选择配售对象。有的券商可能优先将发行份额配售给与自己关系密切的机构投资者,而不是根据投资者的报价、申购数量、长期投资价值等合理因素进行分配。这种行为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干扰了正常的发行秩序。
2. 信息披露违规
发行文件披露虚假信息
在招股说明书、募集说明书等发行文件中披露虚假或误导性信息。例如,夸大发行人的市场地位、技术实力等情况。有些券商在审核发行文件时没有对其中的陈述进行严格核实,导致含有虚假内容的文件面向投资者发布,投资者依据这些虚假信息做出投资决策,一旦真相暴露,投资者将遭受巨大损失。
信息更新不及时
在发行过程中,如果发行人的经营状况、财务数据等发生重大变化,券商没有及时更新发行文件中的相关信息并向投资者披露。例如,发行人在发行期间发生重大诉讼或经营业绩大幅下滑,而券商未能及时将这些情况反映在发行文件中,使投资者无法获取最新的准确信息,影响其投资决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