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迪卡侬撕掉“平价”标签:利润大跌 改革者“背锅下课”?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4-7 11:3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迪卡侬近年来因利润下滑而调整战略,引发对其是否正在撕掉“平价”标签的讨论,同时管理层变动也被外界解读为“改革者背锅下课”。这一系列动作背后,反映了运动零售行业在成本上升、竞争加剧环境下的转型阵痛。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事件:



迪卡侬的“平价”定位被动摇?
   成本压力下的涨价:全球供应链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迫使迪卡侬部分产品提价,导致消费者感知到“不再便宜”。例如,部分自行车、露营装备价格涨幅明显,接近专业品牌。
   高端化尝试:迪卡侬推出子品牌(如 Van Rysel 高端骑行系列)或联名款,试图提升利润率,但可能稀释其大众化形象。
   消费者信任危机:长期以性价比为核心的品牌一旦涨价,容易引发用户流失,尤其是对价格敏感的中低收入群体。



利润大跌的深层原因
   外部环境:疫情后运动消费疲软、通胀抑制非必需品支出,同时线上渠道(如亚马逊、SHEIN)分流低价品类市场。
   内部管理:全球扩张(尤其中国市场)的门店成本高企,而数字化投入未能有效拉动线上增长。
   竞争加剧:本土品牌(如中国的安踏、美国的迪克体育)在细分领域以更低价格或更垂直的服务抢占市场。



管理层变动:改革还是“背锅”?
   CEO Barbara Martin Coppola离职(2023年上任,2024年卸任)被部分媒体解读为“因业绩不佳下课”,但官方称是“战略分歧”。她曾推动门店精简、电商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但这些长期策略短期内可能加剧财务压力。
   股东与职业经理人的矛盾:家族控股的迪卡侬(穆里耶兹家族)可能更倾向于保守策略,而空降高管试图的激进改革(如关闭低效门店、加码高端)遭遇阻力。



迪卡侬的转型困境
   平衡平价与盈利:若彻底放弃低价,可能失去核心用户;若维持现状,则利润承压。
   渠道优化:缩减线下门店(如2023年关闭俄罗斯所有门店)转向线上,但运动产品的体验依赖线下,转型难度大。
   品牌升级挑战:高端化需时间培育,且面临耐克、lululemon等品牌的压制。



行业启示
   平价品牌的共性难题:名创优品、宜家等同样面临成本与定位的矛盾,需通过供应链创新(如本地化生产)或会员体系增强粘性。
   消费者分层运营:迪卡侬或需明确区分基础款(保持低价)和高端线(提升利润),避免模糊定位。



结论
迪卡侬的困境是传统零售模式在新时代下的典型挑战。管理层变动未必是失败的标志,而是战略调整的阵痛。若能在控制成本的同时,通过技术升级(如自有品牌研发)和精准营销重塑价值,仍有机会守住“平价”基本盘并开拓新增长点。但过程必然伴随风险,其后续动作值得持续关注。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10 18:56 , Processed in 0.05864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