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经济带火乡村振兴》
一、冰雪经济为乡村带来的机遇
1. 旅游发展
随着冰雪运动的普及和冰雪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许多乡村凭借其独特的冰雪资源,如雪山、冰湖等,吸引了大量游客。例如,我国北方的一些山村,冬季厚厚的积雪覆盖了整个村庄,形成了如童话世界般的美景。当地村民将传统的民居改造成农家乐,为游客提供住宿和特色餐饮,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滑雪、坐雪橇、观赏冰雕等项目。
乡村冰雪旅游的发展还带动了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如滑雪场、滑冰场的建设,不仅改善了乡村的基础设施,还为村民创造了就业机会,包括滑雪场的教练、场地维护人员、旅游服务人员等岗位,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来源。
2. 特色农产品销售
冰雪环境下的乡村往往有独特的农产品。例如,寒冷地区的冻梨、冻柿子等特色水果,在冰雪经济的带动下,成为了游客喜爱的特色美食,其销售量大增。一些乡村还利用冰雪季节举办农产品展销会,将当地的绿色蔬菜、山货等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冰雪覆盖的土地孕育出的农产品具有独特的品质,如高寒地区的有机大米,口感香甜。通过冰雪旅游的宣传推广,这些农产品贴上了地方特色的标签,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进一步带动了乡村农业的发展。
3. 文化传承与创新
冰雪文化在乡村有着深厚的根基。像满族的冰嬉文化,在冰雪经济的推动下得以传承和发扬。乡村可以组织冰嬉表演等文化活动,吸引游客前来观赏。这些活动既展示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又为乡村带来了新的活力。
村民们还将冰雪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冰雪艺术作品,如大型冰雕、雪雕等。这不仅丰富了乡村的文化内涵,还促进了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如冰雕制作技艺培训、冰雪艺术作品销售等。
二、冰雪经济带动乡村振兴的案例分析
1. 崇礼——从贫困县到冰雪小镇
崇礼曾经是一个贫困县,其冬季漫长且降雪量大、雪质好。随着冬奥会的申办成功,崇礼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滑雪场建设中,如今崇礼已经拥有多个大型滑雪场,如万龙滑雪场、太舞滑雪场等。
这些滑雪场的建设带动了整个崇礼地区的发展。当地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人从原来的农民转变为滑雪场的员工,或者从事与滑雪旅游相关的餐饮、住宿等行业。崇礼的乡村也进行了整体规划,新建了许多具有特色的民宿和农家乐,乡村的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实现了从贫困县到冰雪小镇的华丽转身,成为了冰雪经济带动乡村振兴的典范。
2. 哈尔滨周边乡村
哈尔滨是著名的冰雪城市,其周边乡村充分利用哈尔滨冰雪旅游的辐射效应。例如,一些乡村发展冰雪民俗游,游客可以在乡村体验东北传统的火炕、品尝铁锅炖等特色美食,同时参与冰雪娱乐活动。
这些乡村还与哈尔滨的冰雪艺术产业合作,为冰雕、雪雕制作提供原材料,部分村民还参与到冰雕、雪雕的制作过程中,学习到了精湛的技艺并增加了收入。乡村的特色农产品也借助哈尔滨冰雪旅游的知名度进行销售,实现了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三、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1. 面临的挑战
季节性限制:冰雪经济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冬季是其旺季,而其他季节则相对冷清。这可能导致乡村在非冰雪季节面临旅游设施闲置、人员失业等问题。例如,一些滑雪场在夏季只能开展有限的滑草等项目,难以达到冬季的客流量和收入水平。
基础设施薄弱:尽管冰雪经济带动了部分乡村基础设施的改善,但仍有许多乡村存在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如道路在冬季积雪结冰时通行不便,供暖、供水等设施在旅游旺季可能无法满足大量游客的需求,影响游客的体验。
人才短缺:冰雪经济的发展需要多种类型的人才,包括冰雪运动教练、冰雪艺术创作人才、旅游管理人才等。然而,乡村地区往往难以吸引和留住这些人才,导致产业发展受到限制。
2. 应对策略
发展四季旅游:为了克服季节性限制,乡村可以挖掘非冰雪季节的旅游资源。例如,在春季开展赏花游、夏季开展避暑游、秋季开展采摘游等。通过整合全年的旅游资源,实现乡村旅游的四季均衡发展。例如,在崇礼,夏季可以利用山区的自然风光开展徒步旅行、山地自行车等项目。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道路状况,提高冬季道路的除雪防滑能力。同时,完善供暖、供水、供电等设施,确保在旅游旺季能够满足游客的需求。此外,还应加强乡村的通信网络建设,提高旅游服务的信息化水平。
人才培养与引进:乡村可以与高校、职业培训机构合作,开展冰雪相关专业的培训,培养本土的冰雪人才。同时,通过提供优惠的政策,如住房补贴、子女入学优惠等,吸引外地的人才到乡村创业和就业。此外,还可以鼓励返乡创业,吸引有见识、有能力的外出务工人员回到乡村参与冰雪经济的发展。
冰雪经济为乡村振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通过合理的规划、政策支持和创新发展,冰雪经济有望持续带动乡村走向繁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