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新春主题

3人调研10人陪 问题在下根子在上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人调研10人陪”这种现象反映出一些形式主义的问题,其根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根源
1. 官僚主义思想作祟
   部分领导干部官本位意识严重,将调研视为一种“走过场”的工作形式,而非真正深入基层了解实际情况。他们认为调研时人员众多、前呼后拥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没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群众观,在工作中追求表面的“声势”,而忽视调研的本质目的。
2. 政绩观扭曲
   一些干部错误地认为,大规模的调研队伍看起来工作力度大,能够在形式上显示对工作的重视程度,从而为自己的政绩加分。他们关心的不是调研成果能否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依据,而是调研活动本身是否足够“引人注目”,以便向上级汇报时有更多的“素材”,这种扭曲的政绩观导致了调研中的形式主义行为。

二、制度根源
1. 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
   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干部的考核更多地注重表面工作成果的呈现,缺乏对调研过程真实性、有效性的深入考量。例如,在对调研工作进行考核时,往往只看是否开展了调研、调研报告是否撰写等形式上的内容,而对调研是否真正深入基层、是否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等缺乏细致的量化考核指标。这就使得部分干部有机可乘,通过组织大规模的陪同调研来应付考核。
2. 监督机制存在漏洞
   对于调研工作的监督往往存在薄弱环节。一方面,内部监督由于上下级之间存在利益关联,可能存在监督不力的情况。例如,上级领导调研时,下级即使知道陪同人员过多不合理,也不敢提出异议。另一方面,外部监督如群众监督、舆论监督难以有效介入调研过程,导致调研中的形式主义行为缺乏有效的制约,“3人调研10人陪”这样的现象得不到及时纠正。

三、工作作风根源
1. 缺乏务实精神
   在工作中,部分干部没有养成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工作作风。他们习惯于在办公室听汇报、看材料,缺乏主动深入基层一线获取第一手资料的积极性。当不得不进行调研时,就拉上众多人员陪同,通过听取陪同人员的介绍来代替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深入观察,这种浮于表面的工作作风是导致调研形式主义的重要原因。
2. 工作方法不合理
   一些干部缺乏科学的调研工作方法,不懂得如何高效地开展调研。他们错误地认为人多力量大,多带人就能全面了解情况,没有意识到过多的陪同人员可能会干扰调研的真实性,影响与基层群众的直接交流。例如,过多的陪同人员可能会使被调研对象产生顾虑,不敢真实反映问题,从而导致调研结果失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春主题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2-12 20:09 , Processed in 0.05801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