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西安市未央区市场监管局可能采取的五项提升食安抽检监测效能的举措:
一、科学规划抽检任务
1. 精准覆盖
根据未央区的人口分布、消费特点、食品产业布局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抽检计划。对食品生产聚集区、城乡接合部、学校及幼儿园周边、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加大抽检比例。例如,在学校周边重点抽检学生消费较多的小食品、乳制品等,确保青少年的食品安全。
2. 合理确定品种和项目
分析历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聚焦高风险食品类别。对于消费量较大的米、面、油、肉、蛋、奶等食品,增加抽检的频次和检测项目。除了常规的理化指标检测外,还针对可能存在的非法添加物如瘦肉精、三聚氰胺等进行重点监测,提高发现食品安全问题的能力。
二、优化抽检工作流程
1. 信息化管理
利用食品安全抽检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从抽样任务下达、样品采集、运输、检验检测到结果上报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抽样人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设备现场录入抽样信息,减少人为错误,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监管部门能实时掌握抽检进度,对抽检工作进行动态监管。
2. 快速检测与实验室检测协同
在农贸市场、大型超市等场所设置快速检测点,对食用农产品等进行快速检测筛查。对于快速检测发现的疑似不合格产品,及时送往实验室进行进一步的精确检测。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锁定问题食品,同时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三、提升检测能力
1.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加强未央区市场监管局所属实验室的建设,加大资金投入,购置先进的检测设备,如高精度的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等,以满足更多复杂检测项目的需求。同时,建立严格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检测操作,定期对实验室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确保检测数据的可靠性。
2. 检测人员培训
组织检测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包括新检测技术、标准法规、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培训。鼓励检测人员参加行业学术交流活动,与其他地区的检测机构分享经验。定期开展内部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不断提高检测人员的业务水平。
四、强化结果运用
1. 及时公示与风险预警
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公示抽检结果,通过未央区政府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市场监管局公告栏等多种渠道向社会公布。对于不合格产品,发布风险预警信息,提醒消费者停止食用,并告知销售者和生产者采取召回、下架等措施。例如,发现某批次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立即向市场内的商户和周边社区居民发布预警信息。
2. 不合格产品追溯与查处
建立不合格产品追溯机制,根据抽样信息追溯到生产企业或供应商。对不合格产品的生产、经营企业依法进行查处,加大处罚力度。对于多次抽检不合格的企业,将其列入重点监管对象,增加抽检频次,并依法采取吊销许可证等更为严厉的处罚措施。
五、加强部门协作与社会共治
1. 部门联动
加强与农业农村部门、卫生健康部门等的协作。与农业农村部门在食用农产品的抽检方面实现信息共享、抽样互补,避免重复抽检。与卫生健康部门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面进行数据交流和联合评估,共同应对食品安全风险。例如,在食物中毒事件调查中,双方共享检测数据和调查结果,以便快速确定致病原因和污染源。
2. 公众参与
鼓励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建立举报奖励制度。消费者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可以通过12315投诉举报电话等渠道进行举报,一经查实,给予举报人相应的奖励。同时,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辨别能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良好氛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