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教育部认定一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教育部认定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具有重要意义。

一、认定的意义
1. 推动学前教育普及
   有助于提高学前教育的入园率,让更多的幼儿能够接受学前教育。这在偏远地区和学前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区域表现得更为明显。例如一些农村地区,通过普及普惠县的创建,新建和改善了许多幼儿园,使得当地幼儿有学可上。
2. 提升教育质量
   认定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对学前教育质量的要求。包括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等方面。这促使各地加强幼师队伍的专业发展,提高幼师的学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同时,也会推动幼儿园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合理设置课程,避免小学化倾向,为幼儿提供更科学、更适宜的教育环境。
3. 促进教育公平
   普及普惠县的认定关注到区域内不同群体幼儿的入园需求。无论是城市低收入家庭幼儿,还是农村幼儿,都能享受到有质量保障且价格合理的学前教育服务。这缩小了因地域、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造成的学前教育差距。

二、认定的标准
1. 普及程度方面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一般要求达到较高水平,如85%以上。这一指标反映了该地区学前教育覆盖幼儿的范围,确保大多数适龄幼儿能够入园接受教育。
   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普惠性幼儿园包括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要求其覆盖率达到80%以上。这保障了幼儿能够就读价格合理、质量有一定保障的幼儿园。
2. 政府保障情况
   财政投入:政府需要对学前教育有持续稳定的财政投入,以支持幼儿园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例如,确保公办幼儿园的生均公用经费达到一定标准,并且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给予适当的财政扶持。
   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要求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按照规划建设并移交教育部门办成公办园或普惠性民办园,以增加学前教育资源的供给,满足居民子女的入园需求。
3. 师资队伍建设
   幼师配备与资质:按照一定的师幼比配备幼儿教师,并且幼儿教师要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大专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也要达到一定要求。同时,还要重视幼师的在职培训,提高幼师的专业素养。

三、产生的积极影响
1. 对幼儿及家庭的影响
   幼儿能够在优质的学前教育环境中成长,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家庭来说,减轻了教育负担,特别是对于中低收入家庭,能够享受到普惠性的学前教育服务,降低了育儿成本。
2. 对地方教育发展的影响
   提升了地方学前教育的整体水平,有助于吸引人才流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同时,也能带动当地教育文化氛围的提升,形成重视学前教育、重视儿童早期发展的良好社会风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2-19 08:45 , Processed in 0.07161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