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扯绳”是甘肃临潭一项极具特色的民俗活动。
一、活动起源与历史意义
1. 起源传说
一种说法是该活动始于明代。相传当时为了抵御外敌,驻临潭的明军在元宵节期间举行这种大规模的拔河活动以鼓舞士气、增强军民团结。
2. 历史传承意义
经过多年传承,“万人扯绳”成为了当地独特的文化符号。它承载着临潭人民的历史记忆和民俗传统,反映了临潭地区军民融合发展的历史轨迹。在古代军事文化与当地民俗文化的交融过程中,逐渐演变成如今热闹非凡的民间活动。
二、活动特色
1. 规模宏大
正如其名“万人扯绳”,参与人数众多。男女老少齐上阵,有时参与拔河的人数能达到数千甚至上万人。拔河绳也极为粗大,往往需要众多人才能环抱。这么多人共同参与拔河比赛,场面极其壮观。
2. 民俗融合
在活动期间,整个临潭县城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人们身着传统服饰,周边还有各种民俗表演相伴。例如,有传统的秧歌队穿梭其中,舞者们手持彩绸,扭着欢快的秧歌步;还有舞龙舞狮表演,龙在人群中翻腾,狮在绳边跳跃,与激烈的拔河场景相互呼应,展现出民俗文化的多元性和交融性。
3. 团结协作精神的体现
这项活动不仅仅是一场体力的较量,更是临潭人民团结协作精神的体现。在拔河过程中,参与者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无论胜负,都展现出当地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整个社区、村庄或者城镇的人通过共同参与这个活动,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联系,强化了集体荣誉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