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新春主题

《哪吒2》不应成为爱国情怀的"试金石"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昨天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是关于“《哪吒2》不应成为爱国情怀的‘试金石’”这一观点的一些分析:

一、从电影艺术本身的角度
1. 艺术创作的多元性
   《哪吒2》首先是一部动画电影作品,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精彩的故事讲述、独特的动画制作风格、鲜明的人物塑造来展现艺术魅力。它的创作初衷更多是基于神话故事的再创作、对动画艺术的探索以及对受众情感的触动,如对家庭关系、个人成长等主题的挖掘。
   例如,第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小哪吒从被众人误解的魔童到自我救赎、拯救陈塘关的转变,主要围绕着个体的命运与抗争展开。如果将过多的爱国情怀附加于《哪吒2》,会限制创作团队在神话奇幻、人物内心成长等多方面的创意发挥。
2. 国际市场的考量
   在全球电影市场竞争中,《哪吒2》需要吸引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如果将其过度定位为爱国情怀的载体,可能会在国际传播中遭遇阻碍。
   像迪士尼的动画电影,如《冰雪奇缘》系列,它们以普世的情感(姐妹情、自我发现等)和精美的制作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成功。《哪吒2》若想在国际市场取得佳绩,应更多地强调人类共通的情感与价值观,如友情、勇气、正义等,而不是被爱国情怀所束缚。

二、从观众观影体验的角度
1. 观众需求的多样性
   观众走进电影院观看《哪吒2》有着各种各样的期待。有的观众是被哪吒这个神话角色所吸引,希望看到更精彩的神话冒险情节;有的是冲着精美的动画特效而去;还有的是期待角色之间的情感纠葛和成长历程。
   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的观众有着不同的观影需求。例如儿童观众可能更关注哪吒的神奇法术和有趣的伙伴关系,而成年观众可能对电影中的哲理思考、角色深度更感兴趣。将爱国情怀强行作为评判标准,会忽视观众多元的观影需求。
2. 情感的自然性与强加性
   爱国情怀是一种深刻而自然的情感,但如果在电影中不恰当的植入或者将其作为衡量电影好坏的绝对标准,就会让观众产生抵触情绪。
   当观众在观看《哪吒2》时,希望能够沉浸在电影所构建的神话世界中,感受角色的喜怒哀乐。如果每一个情节、每一个角色的行为都被牵强附会地与爱国情怀挂钩,会破坏观众原本自然的观影情感体验。

三、从文化传播的角度
1. 文化内涵的丰富性
   中国神话故事如哪吒的传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包括民间信仰、传统价值观(如孝顺、正义等)、哲学思想等多个层面。
   爱国情怀只是其中一部分内涵的延伸,如果把《哪吒2》仅仅当成爱国情怀的“试金石”,会窄化中国神话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它应该成为全面展示中国文化魅力的窗口,让世界了解中国神话故事中的智慧、审美等多方面特色。
2. 文化交流的平等性
   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哪吒2》如果以一种轻松、多元的姿态出现,更有利于促进文化的平等交流。
   当电影不被单一的爱国情怀所主导时,外国观众能够更容易接受其中的文化元素,进而对中国文化产生更深入的了解和兴趣。例如日本动漫在全球传播时,也是以其丰富的故事内容、独特的艺术风格先吸引观众,然后才让更多人了解到日本文化背后的一些价值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春主题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2-16 07:14 , Processed in 0.07935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