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老年大学沦为推销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以下是关于这个话题的一些分析:
一、现象表现
1. 商业推销频繁
在一些老年大学中,常有各类商业机构打着养生讲座、文化交流的幌子进入校园。例如,一些保健品公司以免费健康检测为由,吸引老年学员参与,然后在过程中大力推销价格高昂且效果并不一定如宣传所述的保健品。
保险推销员也盯上了老年大学这个“市场”,他们利用课间休息或举办专门的理财讲座,向老年学员推销各种复杂的保险产品。很多老年人在不完全理解条款的情况下,就被诱导购买。
2. 与教学内容挂钩的推销
某些与老年大学有合作关系的企业,会将自己的产品融入到教学内容中进行推销。比如,书法班可能会有特定品牌的文房四宝商家介入,声称使用他们的产品能让书法学习事半功倍。这些商家通过给教师一定的“推广费”,让教师在课堂上有意无意地推荐其产品。
摄影班中,相机销售商和摄影器材租赁商可能会进入课堂,向老年学员推销高端相机、镜头和复杂的摄影配件。他们夸大器材对于提升摄影水平的重要性,使得许多老年摄影爱好者在不理性的情况下购买昂贵的器材。
二、危害
1. 损害老年学员利益
经济上,老年人容易被误导购买一些不必要或性价比极低的产品,造成经济损失。例如,有的老年人花数万元购买了一堆号称有神奇功效但实际没有任何医疗价值的保健品。
心理上,当发现自己购买的产品并没有达到推销者所宣称的效果时,会产生受骗感、失落感,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而且在推销过程中,如果老年人拒绝购买,可能还会遭受推销人员的冷嘲热讽,进一步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2. 破坏老年大学的教育环境
教学秩序被打乱,原本单纯的教学氛围被商业推销的功利性所破坏。正常的教学时间被推销活动占用,教师和学员的注意力都从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学习转移到商业交易上。
老年大学的教育宗旨发生偏移,它本应是一个提升老年人文化素养、丰富精神生活的场所,而过度的推销会使其沦为商业逐利的地方,影响老年大学的社会声誉。
三、产生原因
1. 老年群体消费特点
老年人有较多的空闲时间和一定的积蓄,而且他们普遍关注健康养生、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内容,对新事物的辨别能力相对较弱。这些特点使得他们成为商业推销的理想目标人群。例如,很多老年人因为担心自己的健康问题,容易相信保健品推销人员关于产品功效的夸大宣传。
2. 老年大学管理漏洞
部分老年大学缺乏严格的出入人员管理制度,对进入校园开展活动的机构审查不严格。一些老年大学为了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会轻易允许商业机构进校,没有对其推销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管和限制。
学校内部的教师管理也存在问题,如果教师参与推销或者对推销行为不加以制止,就会助长推销之风在校园内的蔓延。
3. 外部商业利益驱动
随着老年市场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投向老年群体。老年大学作为老年人聚集的场所,被视为一个绝佳的推销渠道。相比在社会上进行广泛的市场推广,在老年大学内部进行推销可以更精准地接触到目标客户,而且老年人之间的口口相传也能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四、解决措施
1. 加强老年大学管理
严格出入登记制度,对进入校园的人员和机构进行详细的身份核实和活动目的审查。只有与教学真正相关且无商业推销意图的机构和人员才能进入校园。例如,对于前来举办文化讲座的单位,要提前审核讲座内容,确保没有商业推销成分。
建立教师行为规范,严禁教师参与任何商业推销活动。一旦发现教师有违规行为,要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和相应的处罚,如扣除绩效奖金、警告直至解聘等。
规范校园内的宣传活动,校园内的宣传栏、公告栏只能用于发布与教学、文化活动相关的信息,严禁张贴商业推销广告。
2. 提高老年人防范意识
开设专门的消费教育课程,向老年学员传授消费知识和防范商业诈骗的技巧。例如,通过案例分析,让老年人了解常见的商业推销骗局,如保健品虚假宣传、非法集资等骗局的特点和识别方法。
鼓励老年人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多与子女、家人商量,或者向相关部门咨询。同时,要引导老年人树立理性消费的观念,不要轻易相信过于夸大的宣传。
3. 加强外部监管
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大对老年大学周边商业活动的监督检查力度,尤其是针对涉及老年群体的保健品、保险、理财等行业。一旦发现有针对老年大学学员的违规推销行为,要依法进行严厉处罚。
教育部门也要对老年大学进行定期检查和指导,确保老年大学能够按照教育宗旨正常运行,避免成为商业推销的场所。
莫让老年大学沦为推销场需要老年大学自身、老年学员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这样才能维护老年大学的良好教育环境,保障老年学员的权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