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对完善全球治理有着多方面重要看法:
一、坚持多边主义
1. 核心地位
多边主义是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有效途径。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多边机构如联合国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例如,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等诸多全球性议程方面是关键的协调平台。中国坚定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地位,积极履行对联合国的财政义务,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等。
2. 国际关系准则
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是多边主义的基石。各国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成员,都应遵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这有助于规范国家间行为,防止强权政治和霸凌行径,维护国际秩序的稳定。
二、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
1. 平等参与决策
全球治理不应由少数国家主导,而应让更多国家平等参与决策过程。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应得到提升。例如,在二十国集团(G20)等国际经济治理平台中,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
2. 尊重多元文明
世界文明是多元的,不同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在全球治理中应尊重各国文化差异、历史背景和发展道路选择。中国积极推动不同文明间的对话与交流,如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倡导各国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
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全球治理
1. 合作共赢
摒弃零和博弈思维,在全球治理中寻求合作共赢的最大公约数。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各国通过《巴黎协定》等机制,共同致力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影响等目标。中国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可再生能源发展、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如与东盟国家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等。
2. 人类共同利益
强调人类的共同利益高于个别国家或集团的利益。在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中,中国积极开展抗疫国际合作,向众多国家提供医疗物资援助、分享抗疫经验、派遣医疗专家组等,体现了对人类共同健康利益的重视。同时,在全球治理的其他领域,如网络空间治理、海洋治理等,也应着眼于人类整体利益,构建公平、公正、包容的治理框架。
四、发挥大国担当与责任
1. 积极贡献力量
大国在全球治理中应承担更多责任。中国在减贫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通过南南合作等方式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分享减贫经验、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在国际维和方面,中国派遣维和部队到战乱地区执行任务,积极维护当地和平稳定,为全球安全治理作出积极贡献。
2. 协调各方利益
在全球治理中大国要协调好自身利益与他国利益的关系。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在基础设施建设、贸易投资等领域与沿线国家开展广泛合作,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实现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互利共赢,为区域和全球经济治理注入新动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