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村“出圈”后,要让乡村冰雪产业长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设施建设与规划
1. 优化雪场设施
提升雪道质量
定期对现有的雪道进行维护和升级,根据不同难度级别需求,精确控制雪道坡度、长度和宽度。例如,针对高级滑雪爱好者,可以打造更具挑战性、长度适中且坡度较陡的雪道;对于初学者,则设置宽阔、坡度较缓且长度较短的雪道,并配备优质的魔毯等辅助设备。
采用先进的造雪技术,确保雪质松软、干燥,接近天然雪的质感,提高滑雪体验。同时,根据不同季节和气温条件,灵活调整造雪策略,保证雪道在整个雪季都有良好的雪量覆盖。
完善配套设施
在雪场周边建设足够数量且布局合理的休息区、餐饮区、更衣室和滑雪装备租赁店等。休息区要提供舒适的座椅、取暖设备和免费的热水供应;餐饮区提供多样化的美食选择,包括当地特色美食、热饮以及适合不同口味的快餐等。
建设高质量的停车场,配备智能化的停车管理系统,方便游客停车。此外,还要完善公共卫生设施,确保卫生间数量充足、干净整洁,并采用环保型的卫生处理技术。
2. 整合乡村资源规划
打造冰雪小镇
以青山村为核心,将周边村落纳入统一规划,打造集滑雪、休闲、娱乐、住宿为一体的冰雪小镇。规划中注重建筑风格的统一与特色体现,采用当地传统建筑元素,如木屋结构、石板屋顶等,营造出浓郁的乡村冰雪氛围。
在冰雪小镇中设置不同功能分区,如滑雪运动区、冰雪娱乐区(包括冰雕展览、雪地摩托等项目)、民俗文化体验区(展示传统手工艺制作、民俗表演等)和特色民宿区,各功能区之间通过便捷的交通线路和步行道相连。
发展四季旅游线路
利用青山村及周边的自然资源,在非雪季开发徒步旅行、山地自行车、户外探险等旅游项目。规划四季旅游线路,如春季的赏花之旅,夏季的清凉避暑徒步路线,秋季的赏叶摄影之旅。
将冰雪旅游与其他季节旅游项目有机结合,推出联票或优惠套餐,吸引游客全年多次到访。例如,购买冬季滑雪票的游客可以获得其他季节旅游项目的折扣券,提高游客的复游率。
二、人才与服务
1. 专业人才培养与引进
滑雪教练队伍建设
与专业的滑雪培训机构合作,在青山村本地选拔有潜力的年轻人进行滑雪教练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滑雪技能、教学方法、安全救护知识等方面。建立严格的教练认证体系,确保教练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
引进外地优秀滑雪教练,给予他们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吸引他们长期驻留青山村。同时,鼓励本地教练和外地教练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整体教练队伍的水平。
服务人员培训
针对雪场和乡村旅游服务中的接待人员、餐饮服务人员、酒店服务人员等,开展全方位的服务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礼貌礼仪、服务意识、外语能力(针对可能的国际游客)等。
通过定期的考核和奖励机制,激励服务人员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例如,设立服务质量之星评选活动,对表现优秀的服务人员给予奖金和荣誉证书。
2. 提升服务质量
个性化服务
建立游客信息数据库,收集游客的滑雪水平、兴趣爱好、饮食禁忌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如为高级滑雪爱好者推荐更具挑战性的滑雪路线和活动,为素食游客提供专门的餐饮菜单。
在游客预订和到达时,提供一对一的咨询服务,解答游客关于滑雪、住宿、餐饮等方面的疑问,并根据游客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旅游行程安排。
高效应急服务
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在雪场和乡村各个旅游区域设置应急救援站,配备专业的救援人员、急救设备(如除颤仪、担架等)和救援车辆。定期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提高救援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
制定清晰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包括应对恶劣天气、滑雪事故、游客突发疾病等情况。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保障游客的生命安全。
三、文化与营销
1. 挖掘冰雪文化内涵
传承民俗文化
深入挖掘青山村本地与冰雪相关的民俗文化,如传统的冰雪祭祀仪式、冰雪节俗等。将这些民俗文化元素融入到冰雪旅游活动中,例如,在特定节日举办冰雪祭祀表演,让游客参与其中,感受古老文化的魅力。
组织当地村民开展传统手工艺制作活动,如冰灯制作、剪纸等,并将这些手工艺品作为旅游纪念品出售。同时,邀请游客亲自体验手工艺制作过程,增加游客的参与感和对民俗文化的认知。
打造冰雪文化故事
收集整理青山村冰雪产业发展中的感人故事、传奇人物等,创作成冰雪文化故事集或拍摄成纪录片。通过这些故事,展现青山村冰雪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独特魅力,如讲述当地一位老滑雪爱好者如何带动全村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故事。
在雪场、民宿、游客中心等场所展示这些冰雪文化故事,让游客在游玩过程中深入了解青山村的冰雪文化底蕴。
2. 创新营销策略
新媒体营销
利用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渠道,开展青山村冰雪旅游的营销活动。制作精美的短视频,展示青山村冰雪景观、滑雪乐趣、民俗文化等内容,邀请网络红人进行体验分享,提高青山村的知名度。
开展线上互动活动,如冰雪摄影比赛、冰雪旅游攻略征集等,吸引游客参与并分享。对于优秀的参与者给予滑雪票、民宿住宿券等奖励,进一步扩大青山村冰雪旅游的影响力。
合作营销
与周边城市的旅行社、滑雪俱乐部、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旅行社可以将青山村冰雪旅游纳入其旅游线路产品中,滑雪俱乐部可以组织会员到青山村进行滑雪活动,企业可以将青山村作为员工团建的目的地。
与其他知名冰雪旅游目的地进行联合营销,互相推荐,共享旅游客源。例如,与国内著名的长白山、亚布力等冰雪旅游景区合作,推出跨区域的冰雪旅游套餐。
四、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1. 生态环境保护
合理开发与保护自然景观
在开发冰雪产业项目时,遵循生态保护原则,避免过度开发对青山村的自然景观(如山脉、森林、河流等)造成破坏。对滑雪场的选址和建设规模进行科学评估,尽量减少对原始地形和植被的影响。
设立自然保护区或生态缓冲区,在这些区域内禁止开发建设活动,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同时,在开发区域内进行植被恢复工作,种植适合当地气候的树木和花草,提高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水资源管理
由于造雪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要建立科学的水资源管理系统。采用节水型造雪设备,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收集和利用雪季融化后的雪水,用于灌溉周边的植被或补充当地的水资源储备。
对雪场周边的河流、湖泊等水体进行水质监测,确保冰雪产业的发展不会对当地水体造成污染。
2. 可持续发展模式
绿色能源应用
在青山村的冰雪产业设施中,推广使用绿色能源。例如,在雪场的建筑上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板,为雪场的照明、取暖等设备提供部分能源。采用地源热泵技术,利用地下热能进行取暖和制冷,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鼓励当地村民和旅游企业使用清洁能源交通工具,如电动雪地摩托、电动汽车等,减少碳排放。
社区参与与利益共享
让青山村的全体村民参与到冰雪产业的发展中来,通过土地入股、参与经营等方式,使村民分享冰雪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例如,村民可以将自家房屋改造成民宿参与经营,或者参与雪场的餐饮、服务等工作。
成立村民冰雪产业发展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管理村民的参与事务,保障村民的利益。同时,通过村民的参与,也能够提高他们对冰雪产业的保护意识和发展积极性,实现可持续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