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南方多地阴雨连连湿冷感明显 北方大部晴燥持续干冷为主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1. 南方阴雨天气的形成原因
   水汽充足
     南方地区靠近海洋,海洋是水汽的重要来源。例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显著。冬季时,来自低纬度海洋的暖湿气流依然能够向陆地输送水汽。
     另外,南方的河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大,蒸发作用也为大气提供了一定量的水汽。
   冷暖空气交汇频繁
     冬季,冷空气频繁南下。当冷空气南下与南方原本存在的暖湿空气相遇时,暖湿空气被迫抬升。由于暖湿空气较轻,冷空气较重,暖湿空气在上升过程中冷却凝结,容易形成阴雨天气。例如在江南地区,冷空气常常沿着山脉、平原的过渡地带与暖湿气流交汇,造成长时间的阴雨天气。
   地形影响
     南方多山地、丘陵。山脉对气流有阻挡和抬升作用。当暖湿气流遇到山脉时,会被抬升,水汽更容易冷却凝结形成降水。如南岭山脉,它常常阻滞冷空气南下,同时也使得暖湿气流在山脉南侧堆积、抬升,形成阴雨天气。这种阴雨天气持续,使得空气湿度大,人体的热量容易被水汽带走,从而湿冷感明显。
2. 北方晴燥天气的形成原因
   干燥的气团控制
     冬季,亚洲大陆受蒙古 西伯利亚冷高压的控制。这个冷高压中心的气团性质寒冷干燥。在冷高压的影响下,北方大部分地区盛行干冷的西北风。例如在华北地区,西北风从内陆地区吹来,本身携带的水汽就很少,很难形成降水。
   水汽输送受阻
     南方的暖湿水汽难以大规模深入北方。一方面是因为冷空气势力强,形成了一道屏障,阻碍了暖湿气流北上;另一方面,即使有少量暖湿气流北上,在长途跋涉过程中也逐渐失去水汽,难以在北方形成降水。
   地形不利于水汽聚集
     北方地形相对平坦开阔,缺少对水汽有明显阻滞和抬升作用的地形。与南方山地丘陵地形相比,北方的气流容易快速通过,不易形成水汽的聚集和凝结,从而降水较少,以晴燥天气为主,加上冷空气影响,干冷感明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2-22 02:48 , Processed in 0.08572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