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不太可能完全“抛弃”乌克兰,但法国在俄乌冲突中的态度反映出欧洲的无奈与焦虑:
一、不会完全抛弃乌克兰的原因
1. 地缘政治与价值观因素
地缘政治方面:乌克兰在欧洲地缘政治格局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欧洲东部的一个重要缓冲地带,对于法国而言,维持乌克兰的一定主权和稳定有助于抵御俄罗斯可能的地缘政治扩张(尽管俄罗斯强调其特别军事行动是出于安全考虑而非扩张目的)。
价值观方面:法国同其他许多欧洲国家一样,秉持西方的民主、自由等价值观。在乌克兰问题上,从价值观出发,法国倾向于支持乌克兰对抗俄罗斯的“侵略”(俄罗斯认为这是对其安全关切的误读),以维护西方价值观体系的一致性。
2. 外交影响力与联盟关系
外交影响力:法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欧洲大国,在国际事务中有重要的影响力。如果完全抛弃乌克兰,法国在国际上的外交威望和影响力将受到损害。积极参与俄乌冲突相关事务的斡旋,有助于法国展现其大国担当并提升国际地位。
联盟关系:法国是北约和欧盟的重要成员。北约内部在俄乌冲突上有集体防御和支持乌克兰的共识,欧盟也在对乌提供援助等方面采取共同立场。马克龙需要在联盟框架内行事,不能轻易脱离支持乌克兰的集体行动,以免破坏与北约盟友和欧盟伙伴的关系。
二、欧洲的无奈与焦虑表现
1. 能源困境与经济压力
能源供应:欧洲高度依赖俄罗斯的能源,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追随美国对俄罗斯实施了多轮制裁,这导致欧洲自身能源供应紧张。例如,天然气价格大幅波动,一些国家面临能源短缺的风险,法国也不例外。这是欧洲在支持乌克兰时面临的一个无奈局面,一方面要制裁俄罗斯以支持乌克兰,另一方面又要承受能源危机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压力。
经济衰退风险:制裁的反噬和能源价格上涨推动了欧洲的通货膨胀,对企业生产成本、居民生活成本都产生了负面影响,增加了欧洲经济衰退的风险。欧洲在支持乌克兰过程中,不得不权衡经济利益与政治立场之间的矛盾。
2. 安全忧虑与军事依赖
安全威胁感知:俄乌冲突使欧洲的安全忧虑加剧,担心冲突可能蔓延到自身或者俄罗斯的军事威慑力进一步增强。然而,欧洲在军事上依赖美国的安全保护。在俄乌冲突中,欧洲国家虽然增加了军事开支,但在军事能力上仍难以与俄罗斯相抗衡,这是欧洲在应对俄乌冲突时焦虑的一个方面。
战略自主性受限:法国等欧洲国家一直希望提升欧洲的战略自主性,但在俄乌冲突中,欧洲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跟随美国的政策。欧洲内部对于如何在俄乌冲突中采取独立自主的军事和外交政策存在分歧,这种战略自主性难以实现的状况也反映出欧洲的无奈与焦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