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医药行业商业贿赂常见的九大风险场景及防范事项:
一、医药产品销售环节
1. 风险场景:医药代表向医疗机构相关人员提供回扣以增加药品销售量
表现形式
直接给予现金回扣,例如按照药品采购数量或金额的一定比例,将现金私下交给医疗机构的医生、药剂师或采购人员等。
以礼品卡、购物卡等形式变相给予回扣,这些卡片可以在指定的商场或超市进行消费,具有与现金类似的功能。
防范事项
建立严格的医药代表行为规范,明确禁止任何形式的回扣行为,并对医药代表进行定期培训,确保其知晓并遵守相关规定。
建立监督机制,通过内部审计、第三方调查等方式对医药代表的销售行为进行监控,发现违规行为及时处理。
2. 风险场景:通过赞助学术会议、科研项目等名义进行利益输送
表现形式
赞助学术会议时,虚增会议费用,将超出实际会议成本的部分资金以各种方式转交给医疗机构相关人员。例如,会议实际只花费5万元,但赞助企业报账10万元,多出来的5万元可能被用于贿赂。
在科研项目赞助中,设置不合理的科研经费分配方式,使部分经费流入项目参与的医疗机构人员私人腰包,而不是真正用于科研项目。
防范事项
对于学术会议和科研项目赞助,制定详细的赞助政策和预算管理制度。要求赞助必须基于真实的学术交流和科研需求,且赞助金额要合理、透明。
加强对赞助资金流向的跟踪,要求受赞助方提供详细的资金使用报告,并进行必要的审计。
二、医疗器械采购环节
1. 风险场景:医疗器械供应商向采购方提供高额回扣或贵重礼品
表现形式
在医疗器械招投标过程中,供应商为了中标,私下向医院采购部门人员提供高额现金回扣,承诺在中标后按照合同金额的一定比例给予回报。
赠送贵重礼品,如高档手表、珠宝首饰等,以影响采购决策。
防范事项
建立健全医疗器械采购招投标制度,确保招投标过程公开、公平、公正。采用严格的评审标准,减少人为干预因素。
对采购人员进行廉政教育,签订廉洁自律承诺书,明确禁止接受供应商的回扣和贵重礼品。同时,建立举报机制,鼓励员工和外部人员对违规行为进行举报。
2. 风险场景:捆绑销售或指定配套产品进行利益输送
表现形式
医疗器械供应商在销售大型设备时,强制要求医院购买其指定的配套耗材,并且将设备价格和耗材价格进行不合理设置。例如,设备价格相对较低,但配套耗材价格极高,供应商通过耗材销售获取高额利润,并可能将部分利润以隐蔽方式返还给采购方相关人员。
以设备升级或售后服务为借口,要求医院购买特定的软件或配件,而这些产品可能并非必要或者价格虚高。
防范事项
在采购合同中明确禁止捆绑销售行为,要求供应商按照独立的产品进行报价和销售。
建立医疗器械产品评估机制,对设备和耗材的性价比进行科学评估,避免不合理的采购决策。同时,加强对售后服务条款的审查,防止供应商以服务为由进行不正当利益输送。
三、医药研发合作环节
1. 风险场景:研发合作中虚报研发费用以套取资金用于贿赂
表现形式
在医药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研发项目中,双方合谋虚报研发费用,例如虚增实验材料的采购数量、提高人员劳务费用标准等。然后将套取出来的资金用于向医药审批部门人员或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贿赂,以加快研发项目审批或获取其他不当利益。
防范事项
建立严格的研发费用核算和审计制度,对研发项目的预算编制、费用支出进行严格审核。要求提供详细的费用凭证,如实验材料的采购发票、人员劳务的工作记录等。
在研发合作协议中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关于费用管理和廉洁自律的条款。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设定严厉的违约责任。
2. 风险场景:以技术转让或授权为名行贿赂之实
表现形式
在医药技术转让或授权过程中,故意抬高或压低技术价格。如果是为了行贿,可能会以远高于实际价值的价格购买技术,将差价部分用于贿赂技术提供方的相关人员;或者以远低于实际价值的价格转让技术给有利益关系的医疗机构或企业,同时接受对方的贿赂。
防范事项
对技术转让和授权进行专业评估,确定合理的价格区间。可以聘请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技术的价值进行评估,包括技术的创新性、市场前景、研发成本等因素。
在转让或授权协议中明确价格确定的依据和方法,以及双方的廉洁责任,防止利用技术交易进行不正当利益交换。
四、医药企业内部管理环节
1. 风险场景:内部员工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影响业务决策
表现形式
医药企业的采购部门员工在选择原材料供应商时,收受供应商的贿赂,从而选择质量不佳但回扣丰厚的供应商。
销售部门管理人员接受经销商的贿赂,在区域市场分配、销售政策制定等方面给予经销商不合理的优惠或特权。
防范事项
建立完善的内部岗位制衡机制,例如采购岗位与验收岗位分离,销售决策与执行岗位分离等,防止员工权力过大。
定期开展内部廉政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廉洁意识。同时,建立员工廉洁档案,记录员工的廉洁情况,作为员工晋升、奖励的重要参考依据。
2. 风险场景:对商业伙伴的贿赂行为管理缺失导致自身受牵连
表现形式
医药企业的经销商或代理商为了增加产品销量,自行实施商业贿赂行为,而医药企业对此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一旦经销商或代理商的贿赂行为被查处,医药企业可能会因为关联关系而面临法律风险和声誉损害。
防范事项
在与商业伙伴签订的合作协议中明确规定禁止商业贿赂条款,并设定严厉的违约责任。
对商业伙伴进行定期的合规培训和监督检查,要求商业伙伴遵守医药企业的合规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
医药行业应高度重视商业贿赂风险的防范,通过完善制度、加强监督、提高人员素质等多方面措施,营造健康的行业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