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再掀钢铝“全球贸易战”难以如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自身经济受损
1. 产业影响复杂
制造业成本上升
美国许多制造业企业依赖进口钢铝作为原材料。加征关税后,钢铝价格上涨,直接导致汽车、机械制造等众多下游产业的生产成本大幅增加。例如汽车制造业,钢铝是汽车车身、发动机零部件等的重要原材料,成本上升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就业结构失衡
虽然钢铝产业自身可能会因贸易保护增加一些就业岗位,但从整个产业链来看,下游制造业企业由于成本压力可能会削减生产规模,导致就业岗位减少。并且这些下游产业往往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岗位的减少量可能会超过钢铝产业的新增岗位数量。
2. 消费市场压力
物价上涨
加征钢铝关税会传导到消费端,使相关产品价格提高。例如建筑行业中使用钢铝较多,建筑成本的上升会使房价或房租有上涨压力,而家庭购买的各类含钢铝制品的耐用消费品价格也会上升,这削弱了美国消费者的购买力,影响国内消费市场的活力。
二、国际合作受阻
1. 盟友关系紧张
损害传统盟友利益
美国对其盟友也加征钢铝关税,如欧盟、加拿大、墨西哥等。这些国家和地区是美国传统的政治和经济盟友。例如欧盟,作为美国的重要贸易伙伴,钢铝关税使其钢铝出口到美国受到限制,损害了欧盟的经济利益,引发了欧盟的强烈不满和报复性措施,如对美国的哈雷 戴维森摩托车、波本威士忌等产品加征关税,这使得美欧之间的政治关系和贸易合作关系变得紧张。
2. 国际合作框架限制
违背世贸组织规则
美国的钢铝关税措施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相关规则,如最惠国待遇原则等。这使得美国在国际舆论上处于不利地位,并且可能面临WTO争端解决机制下的仲裁。其他国家可以依据WTO规则对美国的不合理贸易措施进行反击,限制了美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单边行动能力。
三、全球供应格局变化
1. 替代供应增加
新兴市场崛起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钢铝产能不断增加。例如印度、巴西等国家,它们在钢铝生产方面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美国加征关税后,其国内企业可能会寻求从这些新兴市场国家进口钢铝产品,这会削弱美国通过关税保护本国钢铝产业的效果,因为无法完全切断进口来源,同时也为新兴市场国家的钢铝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2. 全球产业链调整
产业链分散化趋势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钢铝产业链已经形成了较为复杂的全球布局。美国的贸易保护措施促使其他国家重新审视与美国在钢铝产业链上的合作关系。企业为了规避关税风险,可能会将部分产业链环节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这种产业链的调整会使美国在全球钢铝产业链中的影响力下降,难以实现其通过关税手段重塑本国钢铝产业优势的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