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多举措发展光伏产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策支持
1. 制定发展目标与规划
许多东南亚国家制定了明确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其中光伏产业是重要组成部分。例如,越南计划到2030年将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提升至12吉瓦,泰国也设定了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目标,积极推动光伏等清洁能源的发展,这为光伏产业提供了清晰的发展方向和规模预期。
2. 补贴与优惠政策
上网电价补贴(FiT)
一些国家采用上网电价补贴政策来鼓励光伏项目的开发。如马来西亚对光伏项目提供有吸引力的上网电价补贴,保证光伏电站投资者在一定期限内能够以较高的、固定的价格将所发电量出售给电网公司,从而提高了投资者的收益预期,吸引了更多的国内外资本进入光伏产业。
税收优惠
东南亚国家普遍给予光伏企业税收方面的优惠。例如,泰国对光伏设备的进口关税进行减免,降低了光伏项目的建设成本。同时,对从事光伏产业的企业在企业所得税方面给予一定程度的减免或优惠税率,促进企业在当地的发展和投资。
二、资源利用
1. 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东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低纬度地区,阳光充足,太阳能辐射强度高,具有发展光伏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例如,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全年大部分时间都有充足的日照,能够保证光伏系统的高效发电,为光伏产业大规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2. 土地资源利用
部分国家合理规划土地用于光伏项目建设。例如,在一些人口相对稀疏、土地资源丰富的地区,如柬埔寨的部分农村和荒漠地区,专门划出土地用于大型光伏电站的建设。同时,一些国家也在探索光伏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的结合,如在农业用地之上建设光伏电站(农光互补),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
三、产业培育
1. 吸引外资与技术合作
吸引外资
东南亚国家积极吸引国外光伏企业的投资。越南凭借其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不断改善的投资环境等优势,吸引了大量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光伏企业投资建厂。这些外资企业带来了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当地光伏产业链的逐步完善。
技术合作
东南亚国家与国际先进的光伏技术研发机构和企业开展合作。泰国的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与德国的光伏技术企业合作,共同开展光伏电池效率提升、光伏系统稳定性改进等方面的研究项目,推动当地光伏技术水平的提高。
2. 本地产业链构建
在光伏组件制造方面,马来西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光伏组件产业链,从硅片生产到电池片制造再到组件封装都有企业布局。同时,在光伏系统安装和运维服务方面,东南亚国家也在不断培育本地企业,提高本地企业在光伏产业链中的参与度和竞争力,降低对进口的依赖。
四、人才培养与基础设施建设
1. 人才培养
东南亚国家重视光伏产业相关人才的培养。菲律宾的一些大学开设了可再生能源工程专业,其中包括光伏技术方向的课程,为光伏产业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同时,还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项目和职业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实践技能。
2. 基础设施建设
在电力基础设施方面,东南亚国家不断加强电网建设,以适应光伏产业发展带来的电力接入需求。例如,印度尼西亚正在对其老旧的电网进行升级改造,提高电网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确保光伏电站所发电量能够顺利并网传输。同时,在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改善也有助于光伏设备的运输和项目的建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