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克(Galal Walker)在培养理解中国的美国学生方面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一、教育理念与课程设计
1. 沉浸式教学理念
吴伟克倡导沉浸式的汉语和中国文化教学理念。他认为,学生要像学习母语一样学习汉语,不仅仅是掌握语言技能,更要深入理解背后的文化内涵。例如,在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中文旗舰项目中,他打破传统语言教学中语法 词汇 阅读 写作的分割式教学,而是营造一个全中文的学习环境。
从学生入学开始,就要求他们在课堂内外尽可能多地使用汉语。课堂上,教师用汉语讲解中国文学、历史、社会等知识,课后学生参与中文辩论、中文戏剧表演等活动,使学生在自然的语境中提升汉语能力的同时,深入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2. 跨学科课程体系
构建了跨学科的汉语教学课程体系。他认识到中国文化是一个多元的整体,语言与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相互交织。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基本的汉语语言课程外,还开设了中国古代文学赏析课程,引导学生研读《论语》《诗经》等经典著作。
通过对这些经典作品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提高汉语阅读和理解能力,还能了解中国古代的思想观念、社会风貌。同时,设置中国历史专题课程,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理解中国的发展脉络,明白当代中国的一些现象和价值观的历史渊源。
二、文化体验与交流
1. 文化体验活动
吴伟克注重为美国学生创造丰富的中国文化体验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中国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如春节包饺子、写春联,中秋节赏月、品尝月饼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亲身体验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氛围和文化意义。
他还安排学生参观中国艺术展览,欣赏中国的书法、绘画、剪纸等艺术形式。通过艺术作品的直观展示,学生能够感受到中国文化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表现力,从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2. 中美学生交流项目
积极推动中美学生交流项目。他促成了俄亥俄州立大学与中国多所高校的学生交流合作。美国学生有机会到中国的大学进行短期或长期的学习交流,与中国学生一起上课、生活、参加社团活动。
这种面对面的交流互动,让美国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中国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消除文化误解。同时,中国学生也能更好地向美国学生介绍中国的真实情况,实现双向的文化交流与理解。
三、培养目标与长远影响
1. 培养目标
吴伟克致力于培养能够深入理解中国的美国学生,希望他们成为中美文化交流的使者。这些学生不仅在语言上能够熟练运用汉语,在文化上更是能够深入解读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包括传统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以及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现象。
他希望学生毕业后,无论是从事外交、商务、教育还是其他领域的工作,都能凭借对中国的深入理解,积极促进中美两国在各个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2. 长远影响
他培养的学生在中美文化交流、经贸合作、外交等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文化交流方面,一些学生回国后成为了汉语教师或者中国文化推广者,在当地的学校、社区开展中国文化讲座、汉语教学等活动。
在经贸合作领域,部分学生凭借对中国文化和语言的了解,能够更好地与中国企业进行商务洽谈,促进中美之间的贸易往来。在外交领域,一些学生能够从跨文化理解的角度为中美外交关系的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