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诗乡沃土育“蔬”华 绵阳江油蔬菜产业的焕新之路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6-13 18: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诗乡沃土育“蔬”华夏日的江油大地,育苗基地里种苗茁壮生长,运输车辆满载希望整装待发;田垄间农户穿梭管护蔬菜,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现代农业新画卷。近年来,江油立足资源禀赋,聚焦蔬菜产业全链条升级与品牌化发展,让传统农业破茧成蝶,去年蔬菜产量突破48.72万吨,产值超18亿元,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发展的特色之路。## 科技育苗 铺就产业“快车道”走进绵阳五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育苗基地,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种苗嫁接与装车作业。作为江油蔬菜应急集中育苗场,五洲农业通过“订单育苗”模式,依托农资代销点和种植大户订单网络,年培育优质菜苗逾百万株,打通了从实验室到田间的快速通道。“产业链做长做牢是我们立足市场的根本。”公司负责人冷波指着智能温室介绍,企业前端引进优质品种试种筛选,中端通过智能集约化育苗模式及嫁接技术提升种苗品质,后端以“基地+合作社”体系将抗病性强、品相佳的种苗精准供应农户,并定向收购部分产品,协助销售。这种“研发—种植—加工—流通”的产业链模式,既保障了种苗的市场口碑,也为农户提供了稳定的收入保障。作为江油种苗供应与运输的核心枢纽,五洲农业建立了严格的质量追溯体系:每批次产品出、入库均经过自测自查,从源头建档赋码,通过二维码可追溯生产信息、质量报告等关键数据。## 全链贯通 激活产业“新动能”近年来,江油围绕蔬菜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鼓励龙头企业、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进行精细化加工、建设低温储藏运输等基础设施,完善从产品研发到营销的全链条产业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蔬菜产品配送龙头企业1家、应急育苗中心1处、深加工企业2家,并推进物联网、冷链物流和电商平台建设,建成冷藏保鲜设施21座,与22家商超合作,培育40余个电商服务网点和3个农产品电商平台,推动蔬菜从田间地头快速走向全国市场。从育苗到种植,从加工到流通,江油蔬菜全产业链闭环正逐步成型。“折耳根根本不愁销路,一成熟就集中清洗、装箱,销往全国各地,每年还有近百万斤通过成都空港运往广州等地。”苏溪村折耳根产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末,从露地栽培到大棚种植,从单一收根到四季循环,逐渐形成“苏溪折耳根”品牌,种植规模达6000余亩。“品牌打响后,客户稳定了,价格也有了保障,去年农户收入达2000余万元。”## 品牌赋能 提升产业“附加值”近年来,江油深挖优质特色农业资源,构建起“李白故里·江山有物”区域公用品牌+“诗城芯谷”“太白原乡”“诗蔬田园”园区品牌+多个产品系列的“1+3+N”农业品牌体系。通过政府发起、国有平台公司运营,严格把控准入标准,将分散农户与企业凝聚成“品质共同体”,目前,已注册农产品商标100余个。线下,江油蔬菜频繁亮相“农博会”“绵品出川”等展会,拓宽销售渠道的同时,让品牌形象深入人心。通过蔬菜品牌化战略,江油将田间好物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增值收益。江油蔬菜产业的焕新,核心在于全产业链的系统重构与品牌价值的深度挖掘。通过种苗研发、智能育苗、标准化种植、加工流通的全链贯通,解决了传统农业种苗依赖、品质不稳、流通低效等问题;而“1+3+N”品牌体系的构建,则让农产品实现从“分散经营”到“品质统一”的跨越,突破了“有产品无品牌、有规模无溢价”的困局。未来,江油将继续完善产业基础设施,深化“品牌+电商+冷链”融合模式,推动更多“江油蔬菜”走向全国,让这片诗乡沃土成为乡村振兴的活力样本。从一株株种苗到一个个品牌,从田间地头到全国市场,江油正以全链思维和品牌力量,推动蔬菜产业做大做强、高质量发展。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6 16:59 , Processed in 0.07956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