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重庆大学生探寻“荣昌陶”厚积千年的文化底蕴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6-14 06:2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重庆大学学子探寻荣昌陶:千年传承的古韵新声“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荣昌陶,作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其独特的魅力闪耀于华夏大地。近日,重庆大学的一群学子踏上了探寻荣昌陶之旅,深入挖掘这一古老技艺的前世今生,感受其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脉动。荣昌陶,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兴起于宋代,至今已有八百余年历史。其产地位于重庆荣昌区安富街道,此地享有“中国三大陶都”的盛誉。荣昌陶以本地特有的红、白两种优质陶土为原料,红泥含铁量高,烧制后陶器呈现出温润的枣红色;白泥质地细腻,赋予陶器光滑如玉的质感,二者搭配,形成了荣昌陶独一无二的色彩对比与质感。重庆大学的学子们首先来到了荣昌陶博物馆。馆内,丰富的展品与详实的史料,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长卷,向学子们讲述着荣昌陶的发展脉络。从宋代古朴实用的生活器具,到明清时期工艺渐趋精湛的艺术珍品,每一件展品都铭刻着时代的印记,见证了荣昌陶在岁月长河中的变迁与传承。通过博物馆的展示,学子们深刻认识到荣昌陶不仅是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艺品,更是一部部物化的历史,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地域特色。走出博物馆,学子们踏入了安陶小镇的陶宝古街。这里,古老的街巷弥漫着浓郁的陶韵,一间间陶艺工坊、店铺林立。匠人们或专注于拉坯,双手灵动地在陶泥间穿梭,将泥坯塑造成各种形状;或精于雕刻,刀具在半干的坯体上刻画出花鸟鱼虫、山水人物等精美纹饰,线条流畅、刀法细腻。学子们饶有兴致地观看每一道制作工序,不时向匠人请教问题,亲身体验着荣昌陶制作的魅力。在与匠人的交流中,学子们了解到荣昌陶制作工序繁杂,从选泥、揉泥、拉坯、修坯、装饰到烧制,每一步都考验着匠人的技艺与耐心。其中,拉坯是决定陶器形状的关键步骤,需要匠人凭借丰富的经验与精湛的手法,掌控好力度与速度,赋予陶泥以生命力;而荣昌陶独有的绞泥工艺,更是将不同颜色的陶土巧妙揉合,形成行云流水般自然独特的纹理,为陶器增添了别样的艺术魅力。然而,在探寻过程中,学子们也敏锐地察觉到荣昌陶传承与发展面临的诸多挑战。一方面,随着现代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机械化生产的陶瓷制品大量涌入市场,以其价格低廉、生产效率高的优势,对传统荣昌陶产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另一方面,荣昌陶制作工艺复杂,学习周期长,年轻人大多不愿投身其中,导致传承人才出现断层。此外,部分生产厂家过于注重经济效益,对传统工艺的保护与传承重视不足,使得一些独特的工艺逐渐失传。尽管面临重重困境,但学子们也欣喜地看到,荣昌陶在新时代正积极探索着传承与创新之路。一些年轻的陶艺师紧跟时代潮流,利用网络直播平台,向广大网友展示荣昌陶的制作过程,让古老的技艺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吸引了众多爱好者关注。同时,他们还将现代设计理念融入荣昌陶创作,开发出一系列既具有传统文化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新产品,如创意家居饰品、时尚文具等,拓宽了荣昌陶的市场空间。此外,当地政府也高度重视荣昌陶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通过打造安陶小镇这一文旅融合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举办各类陶艺文化节活动,为荣昌陶的传承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政府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在高校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培养专业人才,为荣昌陶产业注入新鲜血液。此次探寻荣昌陶之旅,让重庆大学的学子们收获颇丰。他们不仅深入了解了荣昌陶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与文化内涵,更深刻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们表示,将积极投身到非遗传承与保护的行动中,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多种方式为荣昌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希望能够借助新媒体平台,加大对荣昌陶的宣传推广力度,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这一古老技艺;同时,也期待能够参与到荣昌陶的创新设计中,将现代元素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开发出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助力荣昌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让这颗千年陶都的璀璨明珠继续闪耀光芒。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6 13:08 , Processed in 0.08733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