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补位英伟达!国产AI芯片的破茧之战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6-14 16:4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是关于国产AI芯片补位英伟达的破茧之战的相关情况: 背景:美国芯片出口管制美国政府近年来不断升级对华AI芯片管制政策。2022年,美国商务部下属工业和安全局(BIS)发布《先进计算芯片和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管制规则》,英伟达A100/H100芯片对华出口受阻。此后,英伟达推出定制芯片A800/H800,然而2023年10月美国再次加严出口限制。2024年初拜登政府发布《人工智能扩散规则》,虽2025年5月被废除,但4月新禁令瞄准英伟达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H20芯片,导致英伟达向中国市场供货面临不确定性。 国产AI芯片发展现状市场份额逐步提升:受美国技术封锁影响,国产芯片厂商借势崛起。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研究,中国AI Server市场预计外购英伟达、超威等芯片比例会从2024年约63%下降至2025年约42%,而中国本土芯片供应商在国产AI芯片政策支持下,预期2025年占比将提升至40%。摩根士丹利报告指出,预计2027年中国人工智能GPU的自给率将达到82%。企业业绩表现亮眼:寒武纪今年一季度单季营收激增42倍,其财报中存货快速增长,预付款项也大幅增加,反映出公司对市场需求的信心。海光信息2024年营业收入24亿元,同比增长50.76%,归母净利润5.06亿元,同比增长75.33%。今年一季度末,其合同负债为32.37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258%,存货也有所增多,表明公司获得下游客户广泛认可。产业格局呈现特色:当前国内AI芯片市场整体呈现“一超多强”架构。华为昇腾凭借全栈优势(芯片+服务器+云服务)占据高端市场;海光信息通过x86兼容性主打政务金融领域;寒武纪以纯AI芯片设计见长;壁仞科技、摩尔线程、沐曦等国产GPU新锐也在AI推理与训练领域加速布局。 发展机遇政策支持:各级政府接连推出人工智能支持政策和有关方案,形成强有力的政策牵引,如2025年“新基建2.0”计划投入3000亿元扶持AI芯片研发,提振了产业链上下游对AI芯片研发和市场拓展的信心与积极性。市场需求旺盛:国内多家云服务厂商加码AI布局,2月阿里表示未来三年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3月腾讯宣布进入AI重投入期,计划在2025年进一步增加资本支出。美国限制英伟达芯片出口,使得市场对国产AI芯片的需求持续增长。产业链协同发展:服务器和一体机厂商逐渐向国产AI芯片倾斜,全产业链形成合力。同时,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启动千亿级重组,有助于提升技术协同效应,加强生态优势,实现产业链相互补充。 面临挑战技术层面:尽管国产AI芯片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英伟达等国际领先企业相比,在芯片性能、能效比、稳定性等方面可能仍存在差距。此外,英伟达的CUDA生态系统成熟,而国产芯片在软件生态建设方面相对滞后,需要投入大量资源来开发和完善相关软件和工具链。竞争层面:除了要应对英伟达等国际巨头的竞争,国产AI芯片企业之间也存在竞争。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差异化发展,是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同时,其他国家和地区的AI芯片企业也在不断发展,全球市场竞争激烈。供应链层面:芯片制造环节需要高度精密的设备和技术,部分关键设备和材料仍依赖进口。美国的出口管制可能会对国产AI芯片的供应链造成影响,导致原材料供应不稳定或成本上升。总体而言,国产AI芯片在补位英伟达的过程中,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和产业链协同等因素的推动下,正不断取得进步,有望在未来实现更大的突破,在全球AI芯片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6 07:29 , Processed in 0.07029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