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6月11日,丹麦议会以94票支持、11票反对的结果,批准了一项允许美国在丹麦领土上设立军事基地的法案。该法案目前已提交丹麦国王腓特烈十世签署。这一法案扩大了丹麦与美国拜登政府2023年达成的一项军事协议,该协议允许美国军队广泛使用丹麦的空军基地。 背景因素地缘政治紧张: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在波罗的海和北极地区的军事活跃度显著提升。丹麦地处波罗的海通往北海的关键位置,是北约防线的重要环节,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丹麦期望通过与美国加深军事一体化,增强北欧地区的防御力量,以应对潜在威胁。格陵兰岛战略地位:格陵兰岛是丹麦的自治领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战略地位,一直是国际地缘政治博弈的热点。美国长期在格陵兰图勒空军基地驻军,并将其视为北极地区的重要据点。此前特朗普执政时期,就多次表达对格陵兰岛的浓厚兴趣,甚至扬言要夺取该岛。丹麦希望借助这份国防合作协议,稳固美军对格陵兰岛的防御承诺,同时保留自身对格陵兰岛的主权控制。北欧防务整合趋势:近年来,瑞典、挪威、芬兰等北欧国家纷纷与美国签署类似防务协议,区域内的安全合作不断深化。丹麦不愿在这场区域安全合作的浪潮中“掉队”,以免在北欧安全网络中沦为“薄弱环节”,影响自身在北欧乃至欧洲事务中的话语权。 影响对丹麦主权的影响:美军在丹麦境内享有特殊司法豁免权,不受丹麦司法制约,这严重损害了丹麦的司法主权和法律体系完整性。有批评人士称,此次投票将丹麦主权割让给美国。对地区局势的影响:美国在丹麦设立军事基地,必然会引起俄罗斯的警惕与反制,使地区局势变得更加紧张复杂。跨国和平与未来研究基金会智库创始人奥贝里表示,建立军事基地是一种加剧紧张局势的行为,而非推动和平的方式。对北极战略格局的影响:随着丹麦允许美国设立军事基地,美军在北极圈的存在实现从冰岛、格陵兰、挪威到波罗的海的地理闭环,进一步强化了美国在北极地区的军事存在和战略影响力,可能引发北极地区地缘政治格局的新变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