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双碳”目标背后的科技大脑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6-16 04: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双碳”目标背后的“科技大脑”主要指的是一系列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科学支撑和技术解决方案的科研力量、项目及技术体系等。以下是相关介绍:中国科学院学部重大咨询项目:2020 年底,中国科学院学部部署了“中国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重大咨询项目,由丁仲礼、张涛和高鸿钧 3 位院士牵头负责。该项目组织了覆盖中国科学院 5 个专业学部、上百位院士专家参与,从科学出发,辩证把握“立”与“破”的关系,明确了先立后破的原则,以避免牺牲老百姓生活质量和国家经济发展为代价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核心技术体系:咨询项目组确定了实现碳中和的“三端共同发力”技术体系,包括“发电端”用非碳能源替代煤、油、气;“消费端”通过工业过程、工艺流程重构,用电力、氢能、地热等替代煤、油、气;“固碳端”用生态建设、碳捕集 - 利用 - 封存等碳固存技术将二氧化碳人为固定。在此基础上,从排放、固碳、政策三大方面设立了 9 个研究专题,涵盖电力供应系统、能源消费领域、生态和人为固碳领域的技术需求清单研究,以及碳排放历史趋势与现状评估等。多能流综合能量管理系统:太原理工大学孙宏斌教授团队攻克了能源互联网“智慧大脑”核心技术——“多能流综合能量管理关键技术”“能碳联合协同调控技术”,突破多能流和碳流的分析计算、安全评估、优化调控三大技术瓶颈。基于该技术研发的世界首套规模化多能流综合能量管理系统(IEMS),可对多种能源的发输配用储全过程进行综合调控,实现不同能源类型耦合互补与最优能流,并对能耗、碳排进行监测分析,提供智能在线运行控制解决方案,已在全国多个省份、城市和园区应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碳监测卫星:碳监测卫星也是“双碳”目标背后的重要科技力量之一。它通过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浓度进行实时监测,采用自上而下的监测方式,反推出碳排放的来源和去向,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完成提供坚实的数据和科学基础。我国 2016 年发射的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在技术上实现了多项突破,取得了获取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分布数据、监测全球碳排放和碳汇分布情况等重要成果。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5 02:00 , Processed in 0.43195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