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公安部提醒:高考结束,考生家长仍需警惕!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6-16 04:4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考结束后,考生家长仍需在多个方面保持警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情况:防范诈骗    “免试”入校骗局:不法分子通过伪造文件、印章等,假冒招生信息网或高校招生网,向家长索取“定金”,一旦家长转账,等来的可能是伪造的通知书或被拉黑。    帮助改分查分骗局:利用考生家长的焦躁情绪,声称可提前查询高考成绩,或散布“考试未过,可内部操作”“交钱包过”等信息,骗取转账。    冒充高校人员招生骗局:自称高校招生办工作人员,有“内部指标”“补录”等名额,承诺“交钱就能保录取”,家长交钱后,可能收到假通知书或被骗钱。    帮助填报志愿骗局:谎称掌握“内部大数据”,以提供“一对一精准指导”为名,诱导考生及家长缴纳高额“咨询费”“服务费”。    申领“助学金”骗局:不法分子获取考生身份信息后,自称教育部门或高校工作人员,以提前发放助学金、奖学金为由,要求受害人先行支付手续费。保护个人信息    证件照片勿随意晒:不要在社交平台晒准考证、身份证、考生号等信息,即使打了马赛克也可能被技术手段还原。    警惕钓鱼网站:非官方渠道的“高考志愿预测”“分数线查询”等链接,可能窃取考生信息或植入恶意程序。注意志愿填报安全    保护账号密码:提醒孩子妥善保管志愿填报系统账号密码,绑定手机并开启短信验证,避免使用简单密码,不在公共网络填报,防止账号被盗、志愿被篡改。    填报后安全操作:填报后立即退出系统,并清除浏览器缓存。同时要识别“野鸡大学”,部分虚假学校仿冒正规高校名称,骗取学费,可通过教育部平台核实学校代码。关注网络谣言:警惕“考题泄露”“阅卷黑幕”等谣言,高考前后,社交平台常出现“泄题”“改分”等虚假信息,目的是制造焦虑或传播病毒链接。家长群里的“政策文件”可能是木马,诈骗分子伪造“高考改革政策.pdf”“最新录取规则.exe”等文件,实则为病毒程序。建议家长不轻信、不转发谣言,发现谣言及时举报,只接收学校或官方渠道发布的通知,陌生文件勿随意下载。考后兼职与培训防坑:为孩子找暑期兼职时,警惕“轻松高薪”的刷单、网络客服广告,凡需提前交押金的均为骗局。面对暑期培训广告,家长要仔细核查机构资质与课程合法性,避免冲动消费。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4 20:25 , Processed in 0.16200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