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十号线和十二号线共同构成了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骨架中的“X形”对角线。以下是关于这两条线路的一些介绍:线路概况: - 十号线呈“西南—东北”走向,全长19.3公里,共设13座车站、1座车辆段。它是天河、越秀、海珠、荔湾四大组团中心区的“加密线”,也是外联线,贯穿荔湾、越秀、天河等传统老城片区。西端与广佛线、二十二号线衔接,新建的彩虹桥、东湖等枢纽站将实现与八号线、六号线等多条线路换乘。 - 十二号线从东南至西北纵贯城市,线路全长37.6公里,共设25座车站、1座车辆段、1座停车场,串联白云、越秀、海珠、黄埔、番禺五个行政区,覆盖金沙洲、白云火车站、白云新城、二沙岛、大学城等核心区域。建设意义: - 填补市区轨道交通空白,进一步加密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网络,完善广州“环形+十字+X形”的城市轨道交通结构。 - 十号线对实现人口向外围城区转移、加强广佛两市地铁衔接、推动广佛同城化发展进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 十二号线能将南部四号线和西部金沙洲客流快速引入中心区,对于提高轨道交通线网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建设难点与解决措施: 地质条件复杂:十号线沿途地质条件复杂,地面建构筑物及各类管线众多,隧道需多次下穿既有运营地铁线路、珠江航道等。十号线先后穿越317栋重点建构筑物、7条河涌、8座市政桥梁,2次下穿珠江,12次穿越既有运营地铁线路、9次下穿主干道。为此,广州地铁联合参建单位创新应用多种技术手段,如提前设置试验段进行参数模拟、安装自动化监测系统、雷达扫描隧道注浆情况、科学合理注浆回填等,采用“短套筒+水平注浆加固”始发、采用SLS-T隧道自动导向系统和人工辅助测量进行盾构姿态监测等方式,确保工程任务顺利完成。 施工场地受限:十号线车站主要位于中心城区内,施工场地狭小、大型设备车辆作业时间受限,且线路涉及多个拆复工程,机电工程及其他相关施工推进面临不少挑战。广州地铁联合参建各方精心组织施工,严格管理现场安全与文明施工,集中优势力量突击施工关键环节,充分发挥土建、机电一体化管理的优势,采用“节点为先、错峰施工”的交叉作业方式,解决场地内多个单位之间的交叉施工冲突。开通情况:今年,十号线(西塱-杨箕东)和十二号线东段(二沙岛-大学城南)、西段(浔峰岗-广州体育馆)建成通车。十号线开通西塱至杨箕东段,全程约27分钟,天河路站因施工限制,将无法同步开通。十二号线东段(二沙岛-大学城南)线路长15公里、设9座车站,西段(浔峰岗-广州体育馆)线路长12.9公里,设9座车站,中段(景泰-东湖)及赤岗站今年不同步开通。从二沙岛到大学城南站全程约23分钟,从浔峰岗到广州体育馆站全程约21分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