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青平:高职院校产教融合,驱动“中国制造”升级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6-16 15: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青平:高职院校产教融合,驱动“中国制造”升级》这篇文章指出,在产业结构深度重构、经济增长动能换挡的关键时期,产教融合从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跃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具体内容如下:发挥高职院校“产业人才蓄水池”的作用:人力资源服务业已成长为规模庞大的经济新支柱,且深度融入产业价值创造。此次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聚焦先进制造业集群,将“教育人才资源协同”列为核心战略,看中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精准适配以及与产业集群的地理邻近优势,使其具备成为跨企业培训中心的潜力。构建“经济价值创造共同体”:政府通过政策杠杆划定规则边界,企业基于降本增效诉求主动对接,高职院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设置,三方协同形成“政策牵引—市场驱动—教育响应”的闭环动力机制。如东莞汽校与东莞一车企合作构建起“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三链融合育人模式,缩短了学生岗位适应周期和企业新员工培训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推动职教教学模式变革:数字化浪潮下,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智能化转型倒逼职教教学模式变革。大数据为高职院校动态调整专业课程提供依据,虚拟现实培训技术的普及要求实训基地同步升级。如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与一车企合作,构建“实践场景+精准培养”双轮驱动模式,联合开发活页式教材,将企业标准转化为教学资源,推动课程内容与行业技术规范动态衔接,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薪资水平。构建“全生命周期”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就业结构变化,高职院校不仅培养“当下工匠”,更成为劳动者职业发展的“终身加油站”。以山东省为例,通过与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建技能提升平台,组织开展大量职业技能培训,推动了劳动生产率提升,形成“学习—实践—再学习”的闭环机制,使职业教育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永动引擎”。打通产业需求侧与教育供给侧的通道: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与高职院校就业服务体系的战略对接,使产业园的实时岗位数据成为院校专业调整的“风向标”,企业真实项目嵌入教学全过程。如麒麟职教集团与多家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打造新能源汽车职工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实现了学生到岗即能手,降低了企业用工成本,形成教育与产业双向赋能的良性循环。这场涉及万亿级产业、数千万劳动者的产教融合实践,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微观缩影,职业教育成为产业升级的“动力车间”,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跨越。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4 19:19 , Processed in 0.17296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