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超5500个便民生活圈!幸福感提升就在这些细节里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6-16 19: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四年来,我国已建成便民生活圈超5500个,服务居民1.25亿人。这些便民生活圈从多方面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具体如下:生活便捷:从家门口的早餐铺、便利店,到小修小补、菜市场等一应俱全,居民日常生活所需基本可以在步行或骑行15分钟的范围内解决,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养老托育有保障:上海一些社区设立了下楼就能“寄娃”的“宝宝屋”,为0到3岁的孩子提供托育服务,配备专业幼教老师,让家长更放心。在浙江长兴,老人身体不舒服可在家门口的“健康屋”在线问诊,“健康屋”集成“云诊室+云药房+健康监测”三大核心功能,与县级医院医生联动,实现24小时看诊等“一站式”服务。运动健身更便利:各地推进一刻钟运动健身圈,让群众的体育活动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如山东济南的森林公园完成智慧化改造,通过AI运动大模型,系统自动计算跑步者的运动数据,提升了运动健身的趣味性。四川眉山推动闲置空间利用自然环境打造运动场景,推出智慧体育公园等,实现全市行政村健身设施全覆盖。文化娱乐丰富:一些地方打造了一刻钟“文化娱乐”圈。四川成都以轨道交通为依托,打造青年生活社区,集成多种场景,有夜校供青年人学习课程,还有歌友会等活动。贵阳持续深化“15分钟文化生活圈”建设,建成多个社区文化站、城市主题书房等。社区消费场景拓展:通过改造一批智慧商店、新式书店、休闲娱乐等商业网点,推广即时零售、“一店多能”等新业态,开展一刻钟便民生活节等,使商品和服务更丰富,满足了居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社区治理更精细:各地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如厦门镇海社区利用人防隧道打造活动空间,重庆九龙坡区民主村社区结合城市更新提高老旧建筑使用效率等,优化了空间布局。同时,多地问需于民,如宁波大闸社区通过形成“红、黄、蓝”三色清单,摸清居民养老需求,开展微协商、微服务解决问题,让社区治理更贴合居民需求。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4 16:08 , Processed in 0.06420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