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我们的节日 集体的狂欢——怀化市传统龙舟赛综述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6-16 21:5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的节日 集体的狂欢——怀化市传统龙舟赛综述  端午时节,沅江激荡。怀化市“凤起高庙 龙腾五溪”传统龙舟赛以千舟竞发的磅礴气势,点燃了五溪大地的夏日激情。从麻阳锦江河到溆浦沅江畔,从辰溪燕尾龙舟到洪江农耕文化区,数百条龙舟载着千年民俗,在浪花与鼓点中续写着“全民狂欢”的端午记忆。  # 一、全民参与:血脉里的龙舟基因  “农历五月五,龙船下水打烂鼓。”怀化人对龙舟的热爱,是刻进基因的文化自觉。2025年端午,麻阳苗族自治县率先以60支队伍、4200名健儿拉开帷幕,锦江河上五大赛区同步沸腾,苗乡儿女以震天锣鼓唤醒沉睡的沅江。辰溪县龙头庵乡的117艘燕尾龙舟如“水上巨龙”,艄公掌舵、桡手齐划,3米高的燕尾翘起千年传承;溆浦“大端午”更胜春节,2100名划手在沅江竞速,数万名游子返乡“扒龙船”,县委常委田周感叹:“这是比过年更隆重的团圆。”  龙舟赛不仅是竞技,更是全民的狂欢。洪江市安江镇时隔11年重启赛事,25支队伍1500名健儿中,有请假返乡的青年、鬓角斑白的老将,更有举家围观的老少。58岁的兰仁发骑摩托百公里赴赛,66岁的向启发举手机记录往昔荣光——当桨片划破水面,溅起的不仅是浪花,更是代代相传的集体记忆。  # 二、地域风情:一船一世界的文化密码  怀化龙舟因水而生,因俗而盛,形成三大独特形态:麻阳龙船狭长如箭,58名桡手逆流竞速,鞭炮齐鸣中彰显苗族血性;辰溪燕尾龙舟以“活龙头”推搡缠斗的“掐龙舟”民俗,演绎宗族间的热血博弈;沅陵传统龙船无龙头却有“头桡手”起伏如龙腾,500米横渡暗藏“偷料”“抢红”的古老仪式。  溆浦“大端午”的“上红”习俗尤为动人:外嫁女子回娘家为龙船挂红绸、供烟酒,红绸翻飞间串联起血缘与乡情。非遗展区里,黔阳竹编传承人罗志明以竹篾编织龙鳞,笑称“经纬交错如端午文化,越编越有味”;辰溪丝弦与茶山号子的悠扬,伴随黑陶、剪纸等37项非遗,让游客沉浸式触摸五溪文明。  # 三、文旅融合:从江流向时代的回响  当龙舟撞上文旅,沅江泛起新的涟漪。洪江市安江农耕文化旅游区将高庙文化、稻作文明融入赛事,投壶、射五毒、包粽子等体验吸引游客40.3万人次,旅游收入同比增20.45%;溆浦以龙舟赛为媒,联动诗会、打铁花、美食展,揽客20万人次,带动消费近500万元。正如游客邓彬所言:“现场的震撼,是手机镜头装不下的烟火气。”  赛事更向未来延伸:8月底,麻阳将迎来全国民族民间龙舟公开赛,怀化各县将与全国劲旅同场竞技。从村赛到国赛,从传统民俗到现代IP,怀化龙舟正以“体育+文化+旅游”的模式,激活县域经济新动能。  # 结语:划向未来的文化之舟  怀化龙舟赛,是2000年民俗的活态传承,更是千万人共同书写的时代叙事。当鼓点穿越古今,当浪花溅湿衣衫,我们看见的不仅是速度与力量,更是血脉中的团结、骨子里的热爱。正如龙舟上的号子:一声“嘿呦”,喊出的是五溪儿女的精神图腾——这,就是属于中国人的集体狂欢,是刻在节日里的文化自信。  (本文综合2024-2025年怀化龙舟赛纪实,数据及案例均源自赛事官方报道与文旅统计)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4 15:55 , Processed in 0.12401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