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警惕直播拆盲盒围猎未成年人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6-17 12:5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播拆盲盒围猎未成年人的现象日益严重,以下是对该现象的详细分析: 现状及手段商品选择:直播间拆盲盒的对象涵盖卡牌、文具、潮玩等,都是孩子们热衷的商品,如热门的动漫卡牌、潮玩LABUBU等。玩法设计:有“抓猪”“代拆猜数”“对对碰”等玩法。例如“抓猪”是在直播间拆卡,抽中特定图案卡牌,主播会送卡包;“代拆猜数”是让孩子猜香片编号最后一位数字,猜中能以优惠价获得高价挂件;“对对碰”则是拆出同色物品可获奖励再加拆一袋。话术诱导:主播先制造稀缺感,如说“柯南卡、小樱卡都到箱底了,还没出稀有卡,上车要抓紧了”等。当孩子下单屡次拆卡不中时,又暗示福利在后面,如“有人开出隐藏,欧气还在,小宝再试一手”等。 危害经济损失:未成年人缺乏经济来源,沉迷直播拆盲盒可能导致他们擅自使用家长账号下单,造成家庭经济损失,有的孩子甚至在数月内花费数千元。心理成瘾:拆盲盒的即时反馈和不确定性容易引发未成年人的“成瘾行为”,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也可能对其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价值观扭曲:过度宣扬“稀有卡=高价值”的消费主义观念,会使未成年人形成“金钱至上”“投机取巧”的价值观,忽视劳动创造价值的本质。信息安全:未成年人在购买盲盒时可能泄露个人信息,如绑定家长支付账户等,甚至被诈骗分子利用,面临严重的安全风险。 相关规定2023年,市场监管总局在《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中规定,盲盒经营者不得向未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向8周岁及以上未成年人销售,须依法取得监护人同意,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沉迷。 应对措施平台责任:互联网平台应设置账号注册最低年龄限制、实施内容分级管理等强化源头管控,对商家资质和商品合法性进行核验,处理投诉、抽检商品,利用技术手段屏蔽涉嫌诱导未成年人的宣传用语,对严重违规的直播间采取封禁等措施。家长责任:家长应增强责任感,教育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多陪伴和关心孩子,对孩子的网络行为进行监管,避免孩子擅自使用手机下单。部门监管: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对明显带有赌博性质的直播互动进行严厉打击,推动立法明确直播拆卡行为的定性,查处违规经营行为,保护未成年人免受侵害。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4 05:14 , Processed in 0.0779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